大嶼山分流的越冬斑蝶以「老虎型」的虎斑蝶為主。圖/取自東網網站
【本報綜合報導】說到香港,大家想到的是美食和血拚,但您可能不知道,香港的郊野公園生態相當豐富,多達24個郊野公園,約佔香港近四成土地。因其郊野公園所蘊藏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包括不少夜行動物,如東亞豪豬、貓頭鷹、果子狸,夜行昆蟲有甲蟲、竹節蟲、螢火蟲,還有多達三千多種植植物。
大溪蟌。圖/取自綠色和平網站
香港政府有法律保護郊野地區,使香港的自然生態得以維護。根據《維基百科》,至今的調查已發現3100種維管植物,其中有2100多種為本土植物;陸棲哺乳動物有56種,兩爬動物中,蛇有50多種,蜥蜴20多種,兩棲類24種,龜鱉類約10種。另外,蝴蝶超過230種,蜻蜓約110種,且其中不少品種是香港獨有的。
另外,還有全球瀕危的珍奇生物穿山甲和盧氏小樹蛙,以及豹貓、野豬及赤麂等野生動物棲息在此,造就極高的香港郊野公園生態價值。
只在香港出沒的盧氏小樹蛙。圖/取自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網站
不過,近日有香港環保團體在4個地點調查班蝶出沒的情況,發現越冬斑蝶的整體數量較上個冬天下跌15%,共錄得982隻。當中深水灣更是13年來首次找不到斑蝶,是該地點自調查以來首次的零收穫。環保團體表示,不排除是出沒位置改變。
據了解,越冬斑蝶數量近10年一直波動,深水灣一向每年錄得十數至數百隻不等,過去更曾於2017年和2020年錄得逾千隻的高峰,差幅頗大,但今年的「清零」情況卻是首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