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輝映!「梵蒂岡」與「明清宮廷」藏書雙特展 故宮登場 

曹麗蕙 |2023.03.10
2033觀看次
字級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特展中,展陳15世紀羊皮紙抄本《時禱書》。圖/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為歷代教宗藏書所在,素負「人類記憶」、「文明寶庫」盛譽,但通常僅允許三至五件藏品外借展出,然而現正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的「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特展,就難得借到館方42件原件,以及31件影像輸出,台灣民眾將可一次飽覽華麗繁複的《羅馬史》、《地理學指南》及文學名著《伊里亞德》的珍貴15世紀抄本。

今天(10日)行政院長陳建仁(右五)與故宮院長蕭宗煌(左五)、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暨宗座檔案館總館長扎尼總主教(左四)等,一同為特展揭開序幕。圖/故宮提供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14日將組團前往梵蒂岡,進行東、西方宗教交流;無獨有偶,故宮明(11日)起推出「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則讓東、西方藏書光輝互映,展期至7月16日。

托勒密所著《地理學指南》的15世紀拉丁文譯本。圖/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故宮院長蕭宗煌表示,2016年2月故宮與梵蒂岡宗座禮儀聖器室合作推出「天國的寶藏—教廷文物」特展,為雙方合作開啟新頁;這次由故宮與梵蒂岡宗座圖書館共同舉辦「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這是首度同時展陳東、西文化脈絡中的珍稀古籍,希冀藉此讓觀眾對羅馬教廷與中國皇家藏書文化之異同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展陳15世紀珍貴抄本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暨宗座檔案館總館長扎尼總主教,也特地為展覽來台。扎尼總主教分享,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為教宗尼閣五世於15世紀中葉建立,現今這座圖書館保存超過8萬冊手抄本、約10萬份檔案文獻,160萬本古代及現代刊本(其中有8千6百本搖籃本,即西元1500年前印刷的書冊)、15萬組圖畫:包括版畫、圖畫、銅版畫、15萬幅歷史照片,與30萬枚硬幣和勳章,收藏的時間跨度超過2500年。

這次來台珍貴原件包含古羅馬歷史學家蒂托‧李維(Titus Livius)巨著《羅馬史》的15世紀抄本。圖/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這次來台珍貴原件包含古羅馬歷史學家蒂托‧李維(Titus Livius)巨著《羅馬史》的15世紀抄本,華麗的書冊搭配細膩圖繪,周邊框內可見寓意性人物與信、望、愛三超德的擬人表現,並飾以花綵、植物百卉等元素;《時禱書》的祈禱文依據一定結構,配置一天當中不同時間進行,內容包括:教會節日、《詩篇》、頌歌、連禱文、苦路、針對基督受難、聖母瑪利亞、亡靈所誦唱的日課,以及七篇懺悔詩等。

荷馬史詩《伊里亞德》的15世紀雙語抄本,由希臘原文與拉丁文相互對照,飾以細密圖繪。圖/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另外還有托勒密所著《地理學指南》的15世紀拉丁文譯本,展現文藝復興時期對托勒密作品的重新發現,對於已知世界用數學方法進行新的描繪;而荷馬史詩《伊里亞德》的15世紀雙語抄本,由希臘原文與拉丁文相互對照,飾以細密圖繪,文學愛好者不容錯過。

而這次來台最古老的珍本原件,為11世紀的抄本《八調經》,是根據拜占庭音樂八種模式排序出的音樂讚美詩的禮儀曲目。

明清宮廷藏書恢宏 《龍藏經》富麗堂皇

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中,能看到列為國寶、明嘉靖隆慶間內府朱絲欄重寫本《永樂大典》。圖/故宮提供

至於「明清宮廷藏書」特展部分,故宮也展出院藏明清宮廷藏書中最富代表性珍品,展覽包含四個單元:「稽古右文」先從官方對於主流學術的建構,帶出明、清兩代最重要的文化大業;「嫏嬛芸香」聚焦清帝對於古籍維護與收藏的態度及貢獻;「冊府千華」遍觀明、清皇家作為「國家出版中心」修撰製作各類圖書的豐碩成果;「清淨修持」則為故宮極富特色的宗教圖書珍藏。

在「明清宮廷藏書」的「清淨修持」單元中,陳列了清康熙朝內府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圖/故宮提供

其中在「稽古右文」單元中,民眾能看到列為國寶、明嘉靖隆慶間內府朱絲欄重寫本《永樂大典》;「清淨修持」單元中,則能一窺明宣宗時期的《大寶積經》,以金字寫在宣德磁青紙特製之羊腦箋上,工藝精卓,書法端秀;以及清康熙朝內府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裝幀考究、富麗堂皇,是大清國第一部藏文大藏經。

至於「明清宮廷藏書」特展部分,則能一窺明宣宗時期的《大寶積經》。圖/故宮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