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六輯出版《莊明景》(左2)、《黃永松》(右1)、《侯淑姿》(右2)共3冊攝影家專書,由文化部長史哲(中)致贈書籍,並頒發感謝狀。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於今(10日)天舉辦「《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新書發表會,今年邁入第六輯,出版《莊明景》、《黃永松》、《侯淑姿》等3冊攝影家專書。文化部長史哲趕赴發表會現場,向三位攝影家表達敬意,「攝影家用一輩子的時間、精力,為我們留下無數美好的瞬間,集結成冊好比可以永恆的格放。」盼共同見證《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所彰顯攝影家豐厚的創作歷程。
三位攝影家傳主黃永松、莊明景、侯淑姿今天也親自出席發表會。黃永松感性表示,自己在攝影創作中發現美、重現美、更學習到如何與生命重新產生豐富的連結;影像對展現台灣文化的內涵是十分重要的,《台灣攝影家》叢書特別能彰顯這個深刻的意義。
莊明景分享,「我思故我在,我攝影我才在,有攝影的生命才感到活得開心」,這次能夠被文化部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納為《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的傳主,感到非常的榮幸。
侯淑姿則提到,從《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看到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囊括了種種社會議題的努力,並表現對多元社會的關注與尊重,因而此叢書的持續出版對攝影界深具意義。
攝影文化中心說明,《莊明景》一書中的風景攝影,是攝影家深入自然潛心觀察、蹲點採景後,結合心境體悟的影像轉譯表現;該書以其走遍美國、中國、台灣等地,不同時期與階段拍攝的作品,展現莊明景悠遊揮灑的攝影生命。
《黃永松》關照文化風土,1970年代即透過《漢聲》雜誌,透過攝影與文字的相乘,編撰出眾多精彩報導,為台灣民俗藝術與常民生活留下系統性的珍貴影像紀錄。
《侯淑姿》以藝術介入社會,致力於追求性別平權,並透過影像為公義發聲;她藉由探討性別、凝視、權力體系,以及自我、家園、社會認同等相關議題,在創作實踐中拋出自身對藝術及人生的思考,傳達其獨特的關懷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