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苗栗縣公館鄉穿龍圳的下游東河圳乾枯見底(圖),於去年的水情完全兩樣。圖/徐裕逢提供
2022
苗栗縣公館鄉穿龍圳的下游東河圳乾枯見底,於去年的水情(圖)完全兩樣。圖/徐裕逢提供
【本報台北訊】南部水情拉警報,根據氣象局統計,中南部今年冬天的平均雨量不及氣候平均值的4成,其中新竹以南的5個測站冬季平均累積雨量僅31.4毫米,不僅打破2020~2021年間的百年大旱49.2毫米的雨量累積紀錄,更是近60年來最少雨量的冬天;由於春雨預測正常偏少,再加上梅雨季不確定性高,百年大旱恐有重演的機率。
氣象局預報中心副主任陳怡良表示,今年冬天,也就是去年12月~今年2月,北部、東半部雨量偏多,不過西半部,尤其中南部雨量偏少,冬季雨量累積質極端化的狀況嚴重。
陳怡良提到,新竹以南的5個測站,包括新竹、台中、嘉義、台南及恆春,今年冬天平均累積雨量僅31.4毫米,創下近60年以來最少紀錄;若從去年6月至今,平均累積雨量約770毫米,和百年大旱的紀錄差不多,也是近70年來第4少雨的冬天。
實際上,中南部降雨日數也是「慘兮兮」,新竹以南的5個測站冬季平均雨日為史上第2少,僅次於2018~2019年;此外,日月潭、嘉義、阿里山等3個測站的降雨日數更是0,若再加上台南測站,這4個測站同時創下設站以來同期最少雨日的紀錄。
隨著春天即將到來,3~5月的春雨是否有望稍解旱象?陳怡良表示,反聖嬰現象已持續3年,如今反聖嬰已逐漸減弱,預期將恢復到正常狀況,不過目前降雨預測仍然是偏少。
陳怡良提醒,3、4月進入春季後,天氣系統變化快速,會有些旺盛對流有機會在台灣附近發生,可能會有較大雨勢,甚至是大雷雨出現,不過至今還沒有觀察到春雷發生;從季節統計上來看,中南部要有顯著降雨得等到梅雨季,以目前資料來看,3、4月仍是雨量偏少到正常,5月雖然進入梅雨季,不過氣候預測的不確定性比較大,仍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