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周記】 獨立需要機會培養

文/張孜寧 |2023.03.07
471觀看次
字級

文/張孜寧

這幾年隨著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生活方式改變,也給予我們家很多讓孩子練習獨立的機會。已經有好幾次,我讓已經唸小學四年級的女兒獨自在家若干小時,自己安排時間,同時,也給她一些家庭任務,多半是她可以勝任的工作,比如:洗衣服、洗碗,簡單的料理前置作業等,為此我也會適時添購一些更輕巧、容易操作的小家電,讓她可以學習使用工具完成家務。

某次,爺爺不放心獨自在家的孫女,前來探望有什麼可以幫忙的,此時,女兒正從洗衣機拿出洗好的衣物,踩上大約二十公分高的小椅凳要晾衣服,爺爺驚嚇得趕快阻止她,並幫她把衣服都晾晒好,等我回家時,他語帶責難地說:「踩在椅凳上,萬一摔倒怎麼辦?」我開玩笑地回答:「摔倒就爬起來啊!」

其實我心裡清楚家裡長輩擔心的是孫兒安危,只是我總認為,不能因為自己的擔心,而剝奪孩子各種學習的機會。因此,在我能設想到的範圍內,盡可能提供孩子工作輔具,不高的小椅子就是其中最常用的工具,幫助孩子解決身高不夠的問題,仍然可以練習做很多家務;此外,像是削蔬果皮也是很適合孩子的廚房工作,相較於菜刀,削皮刀算是安全很多,即使受傷也僅限皮肉傷,藉此讓孩子體驗失敗並學習正確工作方式,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除了個人的擔憂,我也聽過因其他原因,無法放手讓孩子獨立學習或安排自己時間,比如:怕孩子做不好、擔心孩子無法自制等等。我常安慰這些家長,「凡事都有第一次」學習的路徑很長,總是要踏出蹣跚的第一步,甚至是十步、二十步都還走不穩。這跟在學校上課、讀書、考試一樣,有天分的人也許模仿著大人做事,就可以做得有模有樣,就像能貫通考試技巧的學生,從小就能名列前茅一樣。

如果我們常要求、鼓勵孩子要「用功讀書」、「勤能補拙」、「讀書是自己的事」,甚至不惜額外花費時間、金錢去補習,那麼練習生活自理技能,或是獨立自主的基本生活能力,不是更應該放手讓孩子反覆練習嗎?

人生不會因為一次跌倒或失敗就停滯,然而如果一直仰賴他人幫忙,無法踏出獨立的第一步,即使能夠確保安全無傷,但也永遠嘗不到成功自主的果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