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預計1日公告藥價調整品項,全國藥品達1.4萬種,藥價調整約達6009種,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藥師張文靜說,為解決缺藥,除政府應建立更好的通報機制外,缺藥時應給予藥師更大裁量權。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國內缺藥潮引發關注,衛福部周一首度公布15類缺藥品項,包括抗生素、軟便劑等藥品。健保署預計今(1)日公告藥價調整品項,依統計,全國藥品達1.4萬種,藥價調整約達6009種;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藥師張文靜說,缺藥其實是全球問題,為解決缺藥,除政府應建立更好的通報機制外,缺藥時應給予藥師更大裁量權,減少病人為改處方往返醫院的時間。
張文靜表示,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藥品原物料、貨運情形等因素,造成世界各國敏霖不同的缺藥問題,,依世界藥學會(FIP)日前發布關於藥品短缺的聲明及建議6大項目。
1. 建議每個國家都應該建立有關藥品短缺公開訊息的方式,以供大眾查詢及啟動相關配套措施。
2. 應制定確立關鍵或易受影響藥品的清單,並確保全球供應鏈流程。
3. 敦促所有藥品採購商轉向積極的採購流程,以確保優質藥品供應的連續性。
4. 鼓勵所有國家消除國內或國與國之間不必要的監管法規差異。
5. 各國間的藥品監理機構(食藥署)應在其管轄範圍內收集和共享有關藥品(尤其是必須藥品)需求和供應的訊息。
6.鼓勵所有國家制定基於證據的風險緩解戰略,其中可能包括適合其國家需求和戰略緩衝儲備的應急計畫、流行病規畫和緩衝庫存。
圖/Unsplash
張文靜說,世界藥學會所建議的內文中,提到應在缺藥期間給予藥師更大的裁量權,舉例來說,以藥師的專業提供相似療效的其他藥品,而不以同成分、同劑量、同劑型的三同藥物為主,以英國醫學會為例,基層醫師就發表聲明希望藥師發揮專業,可以提供療效相似的藥品,減少病人為改處方箋往返醫院的時間。
面對此波缺藥潮,食藥署、健保署應研擬更好的機制,充分給予臨床藥師更多的裁量權,張文靜指出,如這次抗生素「阿蒙西林」500毫克缺藥,應可開放藥師改用兩顆「阿蒙西林」250毫克,但目前一顆「阿蒙西林」500毫克及250毫克健保給付價相同,如果藥師改開立兩顆「阿蒙西林」250毫就會賠錢,這方面健保署也應納入考量一併研議,當藥師利用替代藥品時,應給予合理的健保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