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醫療改革基金會表示,健保申訴案件中,高達六成與「付費疑慮」有關,不清不楚的醫療收據也影響民眾報稅權益,呼籲民眾養成核對收據的習慣,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
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劉梅君指出,五月報稅期到了,許多民眾開始收集醫療收據準備報稅,但常發現收據過於簡陋,難以核對或用於列舉扣除;平時就醫結帳時,也常有滿腹疑問而無從查證。
醫改會也收到不少申訴,曾有病患說,醫師告知不開收據植牙一顆六萬八千元,若要開收據須多付兩千元「印花稅」。醫改會詢問國稅局,印花稅僅千分之四,本應由納稅義務人,即醫療院所來吸收,跟病患收錢不合理、也不合法。
健保局「民眾醫療申訴統計」中,對醫療費用有疑慮之申訴最高,一個月高達六百件,從九十五年底起,即占申訴案六成以上。
劉梅君指出,衛生署規定,醫療院所開給民眾的收據,應符合三點基本項目:一、收據上應分列健保及自費項目;二、列出自費一千元以上之項目名稱、單價;三、不得拒絕提供民眾更詳細的費用明細表。
為調查醫療院所了解醫療收據改善狀況,並提醒民眾培養核對收據的習慣,醫改會特別舉辦「寄醫療費用收據大抽獎」活動,即日起至七月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