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衛5號助土耳其震災 一拍驚現部分地表移動數據驚人

 |2023.02.12
433觀看次
字級
土耳其2月6日發生強烈地震,國家太空中心昨晚在臉書分享,土耳其強震發生後,台灣福衛五號拍攝清晰災後影像,將資料提供給各國救災成員使用,為國際救援行動盡一份心力。圖/取自國家太空中心臉書

【本報台北訊】土耳其2月6日發生強烈地震,各國組織救難隊前進當地把握黃金救援時間,搶救瓦礫下的受困者,台灣也派出救難隊前往當地援助,不僅如此,國家太空中心昨晚在臉書分享,土耳其強震發生後,台灣的福衛五號將清晰災後影像,提供給各國救災成員使用,為國際救援行動盡一份心力。而從畫面分析,土耳其建物受災範圍總和約187公頃,部分地區地表更移動了69公分以上。

土耳其當地時間2023年2月6日清晨4時17分,土耳其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地區發生 Mw 7.8 強震,震央位於土耳其加濟安泰普省(Gaziantep)努爾達伊鎮(Nurdağı),震源深度 17.9 公里。後續多次餘震,其中最強烈的 Mw 7.5 淺層地震發生在9小時後、北方不到100公里處,災情擴大,傷亡超過萬人。

國家太空中心表示,每有重大災害發生,太空中心的「資料處理組」就嚴陣以待。這次土耳其地震發生後兩小時,資料處理組即啟動緊急排程,也同時接獲守望亞洲(Sentinel Asia)發出的取像需求。自此不眠不休規畫衛星排程、進行影像處理、查找災前衛星影像、彙整國內外衛星影像分析、標定受災區域、提供資料予救災單位。

不過,2月7日福衛五號正好經過土耳其,原規畫取像最初 Mw 7.8 震央附近的加濟安泰普城市,不料天氣不佳,目標地區完全被雲遮蔽。國家太空中心說,福五每兩天再訪同一地區, 2月9日順利在當地時間11時33分取得清晰影像;2月11日取像位置相同,亦取得清晰成果。但災區範圍廣大,明天福五將換地點拍攝。

而在2月9日首次取得清晰災後影像,國家太空中心也彙整多幅國外衛星影像進行災情分析,將這些分析資料提供給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慈濟基金會等單位,亦與守望亞洲(Sentinel Asia)共享資訊,給各國救災成員使用。

國家太空中心表示,若將福五2月9日影像搭配歐洲 Sentinel-2 衛星今年1月25日的災前影像,進行建物判釋分析,標定出可能為建物坍塌區域、帳篷搭建區域、地表崩裂或樹木倒塌等處,得出建物受災範圍約187公頃。

另外,團隊也應用兩組歐洲 Sentinel-1 衛星的雷達影像(災前的1月28日、災後的2月9日),初步觀測地表變化量,觀察到部分地區地表移動了69公分以上。國家太空中心說,福五對災區的取像工作會持續至2月17日,為國際救援行動盡一份心力。

福衛五號是台灣現役遙測衛星,自2017年升空至今,已取像超過6萬4000幅。它運行於720公里高的軌道,繞地球一圈約99分鐘。衛星行經地球白天與黑夜區域的時間各半,晝時取像,夜時就讓科學酬載蒐集電離層資料。

國家太空中心表示,衛星影像是救災一大助力,擁有自主的遙測衛星是很珍貴的資源。但能否順利取得影像,深受天氣以及衛星本身的軌道影響,因此國際也有合作組織,串聯太空機構,整合各遙測衛星的資源與所長,例如由日本 JAXA 發起的「守望亞洲」即是一例,台灣自 2010年加入至今,已支援156件災害取像,當台灣有難時,也受惠其幫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