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教育部統計,不計實驗高中、中途學校或特殊學校,今年全國有20所高中職學生人數不到100人,其中19所都是私校,包含5所待退場私校;連台北市也有兩所私校學生數不到百人。教育界人士分析,小校在師資、排課與選課等教學品質及財務會有問題,若無其他財源收入,恐逃不了被列入預警、專輔及退場學校的命運。
一名私立高中校長就透露,有學校因位處海線、大眾交通工具班次相對少,又因學生人數太少,無法支撐起校車經費,甚至得靠師長順路載學生上、下課,老師不僅要顧教學、行政,還得充當司機,校慶要辦大隊接力也有問題。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說,學生人數少,老師及編制就會減少,新課綱下又要開設多元選修,結果不是學生課程選擇少,就是老師壓力大,尤其規模小學校往往在非山非市地區,想找教師也不容易。
靜宜大學監察人、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說,學費是私校最主要財源,不到百人的學校學費收入短少,將面臨退場、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