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 開山奠基時期 1967~1976 年

 |2023.02.08
846觀看次
字級
1973年行政院長蔣經國蒞臨佛光山。圖/資料照片
1971年大悲殿落成,內政部長徐慶鐘(右)剪綵致詞。圖/資料照片
1971年大師主持大悲殿開光典禮。圖/資料照片

有鑑於台灣佛教教育積弱不振,星雲大師決定仿照大陸名山古剎的規制,創建一座叢林道場。同時,為培育僧伽人才,1965年在高雄創辦壽山佛學院;後因學生人數增多、場地不敷使用,1967年在高雄大樹購得二十餘甲高低不平的麻竹園開山奠基,5月16日動土,定名「佛光山」,並將壽山佛學院遷回,率領弟子及學生胼手胝足開墾建設。

最初十年草創期間,陸續將東方佛教學院、大悲殿、觀音放生池、龍亭、山門彌勒佛像、大慈育幼院、朝山會舘、大佛城、佛光精舍、大覺寺等興建完成。至今佛學院已培育五千餘畢業生,服務於海內外,為中國佛教的發展開創新紀元。

●1967年

5月16日 為光大佛法,大師在高雄縣大樹鄉購得二十餘甲麻竹園作為建寺用地,5月16日動土,定名為「佛光山」,並訂下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

6月18日 「東方佛教學院」院舍暨西方安養院(佛光精舍)舉行奠基典禮。

7月29日 壽山佛學院第一屆學生組成「弘法佈教團」,在大師帶領下,前往澎湖弘法佈教四天。

10月30日 佛光山壽山佛學院更名為「東方佛教學院」,同時設立沙彌學園。

12月1日 在大師指導下,佛光山組織宗務委員會。


●1968年

1月7日 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舉行第一屆畢業典禮,計有慈嘉、慈怡、心如、依嚴等二十名畢業生。

7月15日 大師率領東方佛教學院第二屆應屆畢業生三十二人,組成「環島佈教團」,為期二十五天。

12月15日 佛光山大悲殿開工興建。

12月15日 大師主持佛光山首棟建築──東方佛教學院落成典禮。


●1969年

3月 慈惠、慈嘉、慈怡法師相繼赴日深造,分別就讀日本大谷、佛教等大學,為佛光山派遣海外首批留學僧。

4月6日 東方佛教學院開辦第一期「佛學講座」,道源長老親臨主持。

7月28日 大師創辦第一期「大專佛學夏令營」,有百餘名青年參加,為佛教史上的一項創舉。

7月28日 台灣郵政管理局於大專夏令營期間,由九曲堂郵局在佛光山設置臨時郵局。 1971年1月1日正式批准成立佛光山郵政代辦所。

9月11日 東方佛教學院創辦「民眾講習班」,結業後學員因存感念,發心參與龍亭建基。


●1970年

2月18日 世界各國的天主教道明會神父、修女等八十餘人,由梅達明神父帶領蒞山訪問。

3月7日 佛光山觀音放生池、寶橋、香光亭同時興建。

9月18日 泰國華宗尊長普淨上座一行二十人來山訪問。

11月9日 佛光山首創交通車。每日上午九時及下午二時由壽山寺開往佛光山,中午十二時及下午四時由佛光山開往壽山寺。

12月15日 大師與交通銀行經理徐槐生創辦的大慈育幼院開幕,由慈容法師擔任院長,展開慈幼服務。

12月 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蒞山拜訪大師。


●1971年

4月11日 萬佛大悲殿落成暨萬尊觀音聖像開光,為佛光山第一座殿堂。

此外,寶橋、觀音放生池、開山紀念碑、龍亭、香光亭及彌勒聖像等亦同步開光落成,計有十萬人參加慶典。首次啟建在家五戒、菩薩戒戒會。

4月26日 佛光山頭山門動土開工。

8月5日 佛光山接辦由基督教創辦的宜蘭仁愛之家。


1972年

5月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伉儷來山訪問。

6月4日 佛光山覺華園揭幕開放使用。

10月9日 台視播出改編自大師著作《釋迦牟尼佛傳》的連續劇《佛祖傳》。



●1973年

3月16日 朝山會舘啟用,為教界首座專為信眾食宿使用之建築,慈莊法師擔任第一任館長。

6月16日 行政院院長蔣經國蒞山,對佛光山至表讚揚。

8月13日 大師於壽山寺首開盂蘭盆法會,並倡導每年7月15日為「僧寶節」、7月為「孝道月」。

9月18日 創辦「佛光山叢林大學」,是全國第一所佛教大學,後更名「中國佛教研究院」,分研究部、大學部,今名「佛光山叢林學院」。



●1974年

2月1日 印度中華佛寺住持廣清法師將其珍藏佛陀涅槃塔上的梵文磚塊,贈送大師,作為大雄寶殿鎮地寶物;同時將其在印度請回的佛陀真身舍利,供養大師。

3月7日 大佛城動土興建。

4月7日 大師任「中日佛教關係促進會」會長,率領心平、慈惠、依嚴等弟子赴日訪問。

7月 萬壽園經台灣省政府社會處批准立案。

9月7日 佛光山首次召開「信徒會員大會」,二千餘人參加,往後每年舉行。

9月 每周定期舉辦的「佛光山朝山團」於台北區首次舉行,大師首創「朝山列車」。

9月 佛教文物陳列館開工興建。

11月16日 大智殿及宗仰上人紀念館開工興建。



1975年

3月18日 《覺世》旬刊由慈惠法師擔任發行人,為佛光山對信眾傳播人間佛教理念的雜誌。

4月20日 彰化福山寺開工興建,是佛光山第一所分院。

10月7日 佛光山迎請旅日僧侶仁光法師贈送的《鐵眼版大藏經》一部。

10月20日 大師應邀至國立藝術館舉行佛學講座,為國內教界第一次在國家會堂舉行的佛學演講。

11月16日 高一百二十公尺的佛光山接引大佛開光。

11月16日 大智殿、中國佛教研究院男眾學部落成。

11月16日 大師、煮雲法師主持佛光山大雄寶殿奠基典禮。


●1976年

3月 《佛光學報》創刊號出版,開啟佛教學術研究之先端。

5月1日 依空法師等數十位青年出家,開佛光山第一批大專學生出家之先河。

5月17日 首次舉辦老人夏令會。

6月21日 創設於高雄壽山寺的「佛光診所」遷回佛光山,為佛光山及村民醫療服務。

6月21日 「財團法人佛光山慈悲基金會」成立。

7月 大師率領「中國佛教美國訪問團」赴美訪問,參加美國建國兩百周年慶祝大典。

11月1日 佛光精舍落成,正式提供安單。

11月 正式開辦英文佛學中心,培養弘法人才。(後更名「英文佛學院」)

佛光山開山時期的不二門與後方興建的朝山會舘。圖/資料照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