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虎尾訊】雲林縣斗六鎮西國小音樂老師鐘義友熱愛音樂與詩,退休後長期到各大醫院為重病者說唱,以自己編曲的詩詞,歌頌生命之美,他進一步投入更生志工行列,經常到監獄說唱感召受刑人,用心良苦,深獲受刑人敬重,他以音樂與詩引領更生人走向新人生,深具意義。
年近古稀的鐘義友,任教期間尤愛將自己所寫的打油詩,編成音樂,再以手風琴拌奏,自彈自唱,將自己的快樂融入樂符,也讓小朋友受教於無形之中,以詩與音樂潛移默化,小朋友總是喜歡跟著鐘爺爺說說唱唱。
多年的詩歌教育,讓鐘義友深感詩韻可勾起人的靈思,詩文可啟發人的聯想,從說唱中令人猷如置身空谷之中,讓人有無限的想像空間,有美、有感動更與人如此親近。
「茶杯放桌頭、茶罐在灶頭、要水水道頭、三頓(餐)吃店頭、金錢放(結)褲頭、人倒眠床頭、人看攏搖頭」是描述一個懶惰老猴(頭),如此輕鬆的打油詩,孕含著無數人生哲理而啟發人要向上之心,配合活潑有趣的旋律,讓人百聽不厭,更深深感受人生。
鐘義友說,從小就很喜歡地方歌謠,一直就夢想長大一定要做一個「唸歌詩」來勸世的人,因而與音樂結緣,一生鐘愛不渝,後來發現這油詩音樂可用來治療重症病人,紓解他們心情,讓病人從詩中從新體悟生命之美,進而珍惜生命。
因此,退休後,鐘老師一直奔波各大醫院擔任說唱志工,獲許多病患家屬肯定,前年,他更加入更生人保護協會雲林分會志工行列,以說唱來教化受刑人,他所編的詩歌,刻劃「仙人打鼓有時錯」的意境,來勉勵受刑人改善向上,他更把每場說唱鐘點費全數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