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y(左)會和媽媽一同運動散步,也讓彼此感情更濃厚。圖/Shelly提供
健身教練Shelly表示,運動無關年齡,隨時都能開始。圖/Shelly提供
文/張友彥
站上舞台享受掌聲是舞蹈系畢業生想像的生涯藍圖,但健身教練Shelly顯然闖出不同的一片天。曾在台藝大主修芭蕾舞,副修現代舞的她,念書時就誤打誤撞當起健身教練,原本只是半工半讀賺些生活費,沒想到一路走來,27個年頭過去,自己仍然樂此不疲。Shelly說「健身」不僅僅是一份職業、一種健康習慣,還是與人傳遞溫度的好方式。
Shelly踏入健身領域純粹是因為經濟因素。就讀大學時,父親罹病,家裡陷入困頓,她必須打工養活自己。當時台灣的健身風潮正盛,在健身中心當教練,時薪優渥,還能兼顧課業,自然成為打工的第一選擇。
然而,想賺高薪卻沒想像中簡單,健身市場競爭激烈,很多教練出道沒多久,還沒站穩,又一批新人上陣。新教練的挑戰就是想辦法迎合學員的喜好,Shelly說,「有些學員只要不滿意,就會壓制新的老師」,很多菜鳥教練禁不住批評,很快就被淘汰或自動離職。但Shelly沒有放棄,反而想辦法累積經驗,除了跟著前輩指導反覆練習,甚至早上5:30起床到社區教長輩體適能,精實教學經驗。
積極進修提升 考取專業證照
由於健身觀念日新月異,健身教練為了不被市場淘汰,必須積極接受培訓、考取專業證照。之前為了協助特殊疾病的患者規畫健身菜單,Shelly積極準備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私人教練的專業證照;想要通過這項證照可不簡單,不僅要學習專業健身知識、涉獵醫病相關專有名詞,還得全英文作答。即使考試曾經鎩羽而歸,但她告訴自己「沒關係,再拚!」,「不放棄」始終是她的座右銘。
5年多前,Shelly加入國際康體專才培訓學院,擔任教育總監,負責課程統籌與教學。她也規畫坊間少見的健身課程,像路跑體能、泰拳、樂齡瑜伽等。未來她希望在台灣建立高水準的教練認證系統,讓結訓的教練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幫助學員更有效率地運動。
運動無關年齡 隨時都能開始
現今很多橘世代為生活疲於奔命,一提到運動,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Shelly鼓勵大家「運動,無關年齡,隨時都能開始」。為了貫徹這個理念,她先前常在社群專頁傳授在家運動的方法,還會找來親朋好友一起動起來,連續100天分享不同招式,鼓勵大家「運動不必等待」。
Shelly笑說,媽媽開始運動的契機「非常有趣」。源自於媽媽去社區大學上攝影課時,經常得出門拍攝。「我媽比年輕人還熱中外拍,願意犧牲睡眠時間,捕捉星軌和日出的片刻光影。」Shelly說,「結果她發現體力很重要,就開始運動」,Shelly跟媽媽還會兩人一起攜手上課,偶爾出遊踏青,用運動創造彼此溝通交流、增進情感的機會。
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