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細胞 恢復原貌

文/江明麗  |2023.01.27
1613觀看次
字級
圖/米各

文/江明麗 

再生能力是人類與動物界都擁有的能力,差別在於可以完全性再生或不完全性再生,前者是透過損傷部位周邊由同一種細胞進行修復,達到完全恢復之前的狀態,最著名的就是渦蟲與壁虎,後者是僅對於壞死的組織進行結締組織的重建,不能大範圍復原,所以再生能力的程度要看生物體本身的複雜程度,人體就無法自斷一臂後再重生,但是可以局部修復損害的部位或器官,例如皮膚、骨頭甚至肺臟、腎臟等部位都具備再生能力,不過前提是沒有不可逆的損傷。

頭尾分離 皆可再生

生物界擁有完全再生能力的強者包括海星、水螅、海參、蜥蜴以及海蛞蝓,尤其是海蛞蝓,根據《產經新聞》報導,日本奈良女子大學博士生三藤清香研究發現,一種邊緣平鰓海蛞蝓(Elysia marginata)在遇險時進行與蜥蜴類似的斷尾求生技能,這屬於生物自割(autotomy)行為,當頭和軀體分割成二處,尚存心臟的軀體部分持續生存了3到4個月,但沒有重生新的軀體;另一個頭部軀體居然把包括心臟在內的所有部位都復原回來,幾乎重塑了一個生命體,可說是再生最強王者,是生物界非常神奇的現象,而這個現象來自於海蛞蝓從進食的海藻中攝取葉綠體,頭部因為光合作用獲得能量達到再生。

肢體器官 再生局限

人類對於這種再生能力的奧妙知識非常渴求,電影《死侍》中,主角死侍的自癒超能力非常令人羨慕,也有不少專家持續在尋找解決的方案,皮膚之所以能夠再生,源於細胞通過有絲分裂,接收到DNA發出的指令,生長出新細胞,至於為何不能如同海蛞蝓一般長出新的軀殼,部分科學家認為人體有某種抑制細胞分化的機制,能影響癌細胞擴散,但同時也侷限了細胞再生的功能,使其不能發育並重塑新的軀體或器官。

科學家們正努力透過各種研究要解開生物各自的密碼,或許可以從這些去獲取更精密的信息,重新編寫人類再生能力的密碼,終有一日,或許人類也能自己復原失去的肢體或器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