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敘邊境蓋台灣中心 裘振宇助難民婦童自立生存

曹麗蕙 |2023.01.17
1092觀看次
字級
台灣中心開辦多元孩童教育課程,包括語言閱讀、音樂藝術。圖/台灣中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自 2011 年開始的敘利亞內戰,造成數以萬計的難民流離失所,根據聯合國難民署最新統計,待在鄰國土耳其境內的敘利亞難民人數高達 360 萬。來自台灣的建築系教授裘振宇,因看見難民處境,與台灣及土耳其政府、民間攜手合作,在土耳其雷伊漢勒市打造一座結合人道救援與職業教育訓練的「台灣 - 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簡稱台灣中心),幫助難民與當地婦女孩童。

台灣中心占地共1800坪,含有難民援助機構,結合庇護住所、學校教育與職業訓練等空間,幫助敘利亞難民與土耳其婦女與孩童生存,並促進土耳其與敘利亞之間的族群共榮。

目前土耳其台灣中心已完成約 20 個單元的基礎建設,除了可提供難民緊急棲身的庇護所,也陸續開辦多元孩童教育課程。圖/台灣中心提供

執行長裘振宇原本在土耳其畢爾肯大學任教,因看見戰爭帶來的各式難民與社會問題,他放棄終生教職,全職投入打造台灣中心,「看著無助等死的人們孤單地在鐵皮屋中,痛苦的呻吟聲漸弱,最終消失,每天生活在這樣的恐懼下,如何能期待未來?所以從開始打造中心計畫開始的那一刻,就再也放不下了。」

台灣中心初期由台灣外交部協助,2020 年九月完成第一期52單元的建築工程,但搭建庇護場所與職涯訓練等硬體設施,仍需大筆資金,裘振宇2021 年發起群眾集資計畫,獲新台幣1600萬元,目前已完成約20個單元的基礎建設,也陸續開辦多元孩童教育課程,包括語言閱讀、音樂藝術與體育,共超過 2100人次參與。

台灣中心的執行長裘振宇,原本在土耳其畢爾肯大學任教,因緣際會在看見戰爭帶來的各式難民與社會問題,他放棄終生教職,全職投入打造台灣中心。圖/台灣中心提供

在婦女就業部分,手工培力課程,投入超過78000小時的訓練,讓婦女增加25 %的收入,除了讓她們更有餘力照顧家庭外,也提升展現自我的自信。

手工編織工作坊負責人Fatima是一位敘利亞難民,儘管在逃亡到土耳其的路上失去了家人,但她仍努力帶領逾500位敘利亞與土耳其婦女從事精緻手工創作,並籌辦「1001 喵與汪」影像發聲計畫,用雙手編織出一隻隻的喵喵與汪汪織物,除了寄託過往故事,同時也象徵對未來想像與希望。

手工編織工作坊的負責人 Fatima 是一位來自敘利亞的難民,帶領超過 500 位敘利亞與土耳其婦女從事精緻手工創作。圖/台灣中心提供

然而,除了三年未停歇的的新冠疫情,以及土耳其里拉貶值、物價飆升,更進一步限縮難民生存空間。經濟問題也加深土、敘族群間的衝突,因此裘振宇1月再次在貝殼放大發起「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運營計畫」,希望能夠再度募集大眾愛心,除讓中心能夠維持基本運作,更能拓建庇護與活動空間,並增加編織以外、如皮革手作等等的婦女就業培力課程,以及各項藝術、電腦及語言課,協助更多婦女與孩童生存機會與力量。

更多計畫內容可參考官網:https://backme.tw/ref/ZAMvX/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