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電影院】微火慢燉 彩虹下的幸福

蘇蘭 |2008.05.04
664觀看次
字級


「卑彌乎之家」,一個靠企業捐款生存的養老院,是日片《彩虹下的幸福》的原片名。「卑彌乎」是中國魏明帝封為「親魏倭王」的日本女王,在日本歷史地位上非常重要,除了女人當權、據說是以唸咒與巫術的法力統治了當時連年爭戰的各小國,成為共主,深深影響著日本後世的巫女(女祭司)傳統。用日本女王「卑彌乎」稱呼此片中酒店退休的男媽媽桑吉田照雄,真是適合;他是全片角色聚集與聯繫的核心,透過得癌症不久於人世的他、他已過世的妻、他的女兒、他的愛人、他酒店的過去、開設老人院後的家人們、甚至沒說過話卻有嫌惡、恐懼、排斥成見,面露好奇或挑釁行為的大小鄰居,交織成一部微火慢燉、充滿了解同志情懷的故事。

中文片名《彩虹下的幸福》,則是取自1978年舊金山的藝術家吉伯特‧貝克(Gilbert Baker)從美國60年代嬉皮運動和黑人平權運動中汲取靈感,設計8色彩虹旗;粉紅代表性、紅代表生活、橙代表治療、黃代表陽光、綠代表自然、祖母綠代表藝術、靛代表和諧、紫代表精神。粉紅色及祖母綠之後被刪除,靛被深藍取代,這面紅橙黃綠藍紫六色彩虹旗從舊金山傳遍全世界,國際旗誌製造組織也正式承認六色彩虹旗為同志專用旗。由片名,我們踏出了解同志的第一步。而了解,是接納與愛的開始。

很少看見日片鎖定這種主題,更罕見的還是將場景設在養老院,青春的同志也終得走向黃昏、同志更不分國籍種族。同志的晚年生活依然是種花蒔草、讀書寫字與鍋碗瓢盆,和一般老人不同的是,他們多了些瘋狂與想像,有無須掩飾的真性情,看著饒有趣味、有眼淚,卻也令人將心比心地心疼。

本片監製導演犬童一心厲害之處,在於情節的細細安排、微火慢燉,讓許多素材合情理地融合;包含穿插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橋段,這些都在算計當中。若撤除令人會心一笑的調劑段落,很多樂景寫悲之處便無從而來,觀眾也易進入夢鄉而無法同理感受;商業與藝術特質兼具的犬童一心,專注於邊緣人的議題,透過純潔可親的故事包裝題材,編織出扣人心弦的生命旅程。他鋪陳出一個充滿對比與想像的空間,將性別議題和感情生活,作了最特別的調和,讓文藝愛情成為動人而不浮濫的詠歎調。

影片的亮點,除了高高在上俯瞰著人生、面對死亡仍要維持宛如貴族的優雅、包著印度式頭巾、穿著沙龍、病入膏肓仍日日塗好蔻丹指甲、那老人院裡遲暮的君王—「卑彌乎」吉田照雄,就是滿臉鬍渣也閃耀動人、卑彌乎的愛人—飾演「岸田春彥」的小田切讓。片中連一開始惡搞老人院的男孩,跟他面對面衝突時,都被他「電」到而撼動覺醒,從敵對到自動繳械投降、加入「敵營」成為最年輕的一位小朋友;2005年完成的此片,讓每次出場都熠熠生輝、宛如白馬王子現身的小田切讓大放光芒,於是,柴崎幸飾演的女主角「沙織」,因他而重新面對父親,聆聽了父親臨終對於家庭的想法,輕聲對女兒說「我愛妳」,沙織雖不能原諒但至少能夠體諒:父親不是不愛,而是不能去愛。父親生命中最後的戀人在父女之間穿針引線,使得沙織、觀眾你我和小男孩一樣,都被說服了,讓一切都充滿了想像和無限可能。

小田切讓在2004年以北野武的《血與骨》一片獲得第47回日本藍絲帶獎最佳男配角獎、石原裕次郎最佳新人獎後,接著又以《彩虹下的幸福》獲得日本專業電影獎最佳男主角,並獲台灣觀眾熟悉的作品《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擔綱的機會,2007年贏得第31屆日本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最近才與《琳達琳達》片中年輕的樂團吉他手、20歲的演員香椎由宇結婚,不知讓多少粉絲頓足搥胸。

片中的「沙織」是觀眾的眼睛,她是同志的女兒、但不是同志,是為了賺錢求生存而進老人院幫傭的孤女。觀眾透過她,審視的是未曾想像的世界,包括發現母親40歲生日時與老人院其他成員美麗的合影、甜蜜而坦然笑容背後的瞭然,以及至死對女兒隱瞞,真是華麗又蒼涼;這棟宅院裡關著的是情感、是欲望、也是許多人心中不能提的秘密。同志亦凡人,情感的需求都一樣,渴望愛、也渴望被愛;從敵視的態度到同情,不能原諒所虧欠的父愛,卻能真心認同甚且喜愛父親所處的族類,豈不是比原諒更偉大醰這一切,都在片中所有角色善意的試探和小心的回應中,漸漸成型。

「你,喜歡我嗎?」這是沙織最想問春彥的問題,最後發現:「我喜歡自己嗎?」才是問題的癥結。在德弗札克「媽媽教我的歌」、改編的日文女生清唱主題音樂,反覆出現而將本片悠悠然地分了段,我也隨之悠悠然地想著:人,都需要被了解、被接納、被愛,但得先從了解自己、接納自己與愛自己開始,進而平等看待和尊重跟「我」不一樣的每一個人!

《彩虹下的幸福》官方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tw/himiko/

今晚21:00~22:0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全國調頻網同步播出

線上收聽網址

http://liverec.ner.gov.tw/auto/index.asp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