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ing
文/陌上君
19世紀時,巴黎歌劇院大多數的時間都歸巴黎市政府管轄,但在1970年後,拿破崙開始掌握新作品能否上演的生殺大權,企圖將它變成國家的門面裝飾品。在這個時期,他把隸屬歌劇院的管弦樂團擴增至70人,大批出色的演奏家加入,使樂團在當時享有盛名。
巴黎歌劇院的建築結構複雜且歷史悠久,有2531道門和6英里長的地下暗道。在建築物下方有一座巨大的蓄水池,每10年就會抽水一次,換成乾淨的水。這座蓄水池便是著名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的地下湖泊與迷宮的靈感來源。
1896年,歌劇院上演《忒提斯與培雷》時,觀眾席上方一盞幾噸重的吊燈墜落,造成一位女士死亡,這一幕也變成《歌劇魅影》的經典橋段之一。《歌劇魅影》是百老匯最長壽的一部音樂劇,主題曲的傳唱歷久不衰。近年,院方展出《歌劇魅影》的專屬包廂,在19世紀時,這間包廂是看劇最好的位置。
有了巴黎歌劇院後,法國又興建一座巴士底歌劇院,但在歐洲地區,巴黎歌劇院仍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的舞台上演著350年來各種人物的悲歡離合,不僅代表人類對藝術的追求,也見證人類藝術瑰寶閃耀光芒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