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田寮新興國小同學當小農,在空地種植並產出30多條蘿蔔,義賣喊價,所得要捐做公益。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除了要幫蘿蔔澆水、施肥,也要抓菜蟲!」經過3個月的悉心照顧,蘿蔔已經成熟並收成,30多條蘿蔔喊價義賣,讓小朋友興奮不已,也決定將所得在歲末寒冬幫助弱勢。
田寮區新興國小是高雄市偏鄉的小學,全校6個年級只有30餘名學生,不過學校的教學一點都不馬虎,該有的才藝、語言課程都按表操課,希望拉近城鄉的學習差距。
特別的是,學校將可用空間撥給每一班,讓小朋友栽種蔬果,去年玉米收成,師生共享產地到餐桌的無毒農產,今年4年級種植的白玉蘿蔔豐收,小小的一方田地產出30多條的蘿蔔,小朋友很高興。
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同學說,除了要幫蘿蔔澆水、施肥也要盯著蘿蔔葉是否爬滿菜蟲,偶爾也要抓菜蟲,才能讓長成的蘿蔔免於被啃食。
新興國小老師帶領同學栽種蘿蔔,也體驗當小農的辛苦,於是在學生的建議下規畫於昨天辦一場蘿蔔義賣會。小朋友負責採收、整理並喊價叫賣,不一會兒工夫就被秒殺搶購一空,義賣所得逾1500元。
當小朋友討論響應做公益並將義賣所得捐出去時,同學朱品頤提議流浪狗也有生命,建議將錢捐給浪浪之家,照顧毛小子也是尊重生命的作法。
校長楊麗美說,讓小朋親手栽種蔬果是食農教育的一環,做中學讓孩子了解務農的辛苦,再將義賣所得捐給弱勢團體深具教育意義,也為學生樹立學習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