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塘成溼地 新北漳和溼地發現逾600生態物種

 |2023.01.08
1292觀看次
字級
漳和溼地生態豐富。圖╱取自新北觀旅官網

【本報新北訊】漳和溼地位於國道三號中和交流道環道內,是新北市首座都會型人工溼地。新北市府從2010年認養至今,可在園區內觀察到逾600種以上的生態物種,包含特有或瀕危物種,並獲交通部高公局2022年認養考核績效卓著獎,並評選為觀摩示範區。

新北環保局說,現已開放預約組團入園參訪,也歡迎民間企業協助溼地環境維護、清除外來種。

漳和溼地早期為農業耕作的蓄水埤塘與灌溉水路,都市化後失去原有功用,環保局向高速公路局認養土地、並申請水利署前瞻基礎建設補助,耗時6個月完成優化棲地、改善園區設施等工程,打造新北市首座都會型人工溼地,總面積6.7公頃,水域面積約0.9公頃,利用低碳節能淨化工法,把中坑灌渠汙染負荷轉化,每年可提供約41公噸碳匯(意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有機碳儲存量)。

漳和溼地開放預約組團,入園參訪。圖/新北環保局提供

高速公路局主任祕書彭煥儒表示,漳和溼地具有汙水處理、生態保育、棲地復育、環境教育、滯洪調節等功能,並與學校合作,結合生態課程教學,讓學子認識溼地之美,且透過認養打破原路權圍籬之封閉感,具增加空間利用性、景觀美化、水質淨化、生態增益及環境教育等附加價值。

環保局說,漳和溼地已發現有90種鳥類、116種蝴蝶、49種蜻蜓與豆娘、384種植物,共逾600種以上的生態物種。許多保育類、特有物種或曾瀕臨絕種動植物都曾造訪溼地,如紅尾伯勞、台灣八哥、大冠鷲、台灣藍鵲、金背鳩、五色鳥、白頭翁、褐頭鷦鶯、斯文豪氏攀蜥、盤古蟾蜍、食蛇龜、大安水蓑衣、台灣萍蓬草、綬草、水社柳、台灣水蕹及風箱樹(水芭樂)等。

漳和溼地生態豐富。圖╱取自新北觀旅官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