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塘成溼地 新北漳和溼地發現逾600生態物種 |2023.01.08 語音朗讀 13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漳和溼地生態豐富。圖╱取自新北觀旅官網 【本報新北訊】漳和溼地位於國道三號中和交流道環道內,是新北市首座都會型人工溼地。新北市府從2010年認養至今,可在園區內觀察到逾600種以上的生態物種,包含特有或瀕危物種,並獲交通部高公局2022年認養考核績效卓著獎,並評選為觀摩示範區。新北環保局說,現已開放預約組團入園參訪,也歡迎民間企業協助溼地環境維護、清除外來種。漳和溼地早期為農業耕作的蓄水埤塘與灌溉水路,都市化後失去原有功用,環保局向高速公路局認養土地、並申請水利署前瞻基礎建設補助,耗時6個月完成優化棲地、改善園區設施等工程,打造新北市首座都會型人工溼地,總面積6.7公頃,水域面積約0.9公頃,利用低碳節能淨化工法,把中坑灌渠汙染負荷轉化,每年可提供約41公噸碳匯(意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有機碳儲存量)。漳和溼地開放預約組團,入園參訪。圖/新北環保局提供高速公路局主任祕書彭煥儒表示,漳和溼地具有汙水處理、生態保育、棲地復育、環境教育、滯洪調節等功能,並與學校合作,結合生態課程教學,讓學子認識溼地之美,且透過認養打破原路權圍籬之封閉感,具增加空間利用性、景觀美化、水質淨化、生態增益及環境教育等附加價值。環保局說,漳和溼地已發現有90種鳥類、116種蝴蝶、49種蜻蜓與豆娘、384種植物,共逾600種以上的生態物種。許多保育類、特有物種或曾瀕臨絕種動植物都曾造訪溼地,如紅尾伯勞、台灣八哥、大冠鷲、台灣藍鵲、金背鳩、五色鳥、白頭翁、褐頭鷦鶯、斯文豪氏攀蜥、盤古蟾蜍、食蛇龜、大安水蓑衣、台灣萍蓬草、綬草、水社柳、台灣水蕹及風箱樹(水芭樂)等。漳和溼地生態豐富。圖╱取自新北觀旅官網 前一篇文章 手機不怕沒電 中捷行動電源租借站明啟用 下一篇文章 武陵農場河津櫻早開 粉紅浪漫遊客驚喜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贈《365日》 泰國上議院珍藏2025.10.2402【城市浮光】 從大阪萬博看台灣2025.10.2403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 抗老化少碰加工食品2025.10.2404佛光山東禪寺優異 幸福村角逐雪州最佳新村獎2025.10.2405印度沙彌學園新生出家 承續法脈2025.10.2406泰山佛光童軍 重陽送暖2025.10.2407【時事必考題】危機再起2025.10.2408電磁波之應用2025.10.2409【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2025.10.2410【翰墨清韻】2025.10.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追台南藍眼淚 別留下垃圾桃機第3跑道 延至2032年完工北港糖廠鐵道地景 獲國際設計大獎五股交流道增北出匝道 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