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搜奇】清廉公務貓婉拒饋贈

 |2008.05.03
879觀看次
字級

看到標題「公務貓」別驚訝,這其實不稀奇,警犬不就是公務員嗎?

英國內政部由於老鼠為患,文件常遭啃噬,1929年開始「雇用」公務貓。第一隻任職十七年,算得上盡忠職守;第二隻上任不到半年,就在附近的政府機關橫遭車禍。當時牠究竟是在「執勤」或「閒逛」,始終成謎。

這兩隻公務貓都叫彼得,因此第三隻就取名「彼得三世」。官方文件紀錄:「彼得三世行為古怪,需加強管教」,有一天牠差點闖禍,當時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視察內政部,正要進入一間辦公室,官員發現彼得三世在門口踏墊「方便」,驚慌失措把踏墊扔出窗外。

不過,這隻黑貓相當受媒體喜愛,1958年還在電視露面。世界各地「彼得三世迷」寫信給牠,澳洲粉絲更寄來一個項圈送牠,但刻板的英國官員回信婉拒,說:「彼得三世是編制內的公務員,不能接受禮物饋贈。」

最初僱用公務貓時,內政部要求編列每天一便士的預算,以「維持一隻有效率的辦公貓的生計」。內政部的理由很特別:編預算不是因為貓食不夠,而是太多。因為有了貓,許多愛貓的公務員上班會帶貓食來,結果貓被餵得太飽,反而影響工作效率。所以要專款專用,私人不許餵。

財政部批准預算後,許多地方機關也相繼跟進,錄用公務貓。一個財務官員在檔案中寫道:「這些用來捕鼠的寵物,只要別繁衍得和老鼠一樣快,我們就得奉上食品和牛奶。」

直到一九八○年代,公務貓職務才裁撤。末代公務貓叫佩塔,在一位內政部官員家中頤養天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