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沐雲】清淨在音聞

文/慧屏法師  |2023.01.01
3110觀看次
字級
圖/Pexels

文/慧屏法師 

那一天,師父上人的講演,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離開現場前眾多聽眾蜂擁而至,阻擋了去路,有要合照的,有要供養的,也有捧書索取簽名的,更有不少人至誠懇切地吶喊:「星雲大師,可以送我一句話嗎?」師父也隨緣地滿人所願,所以走走停停。人潮之洶湧,全仰仗護法金剛師兄開路,讓我們緩慢前行。

事後,師父上人有感而發,幽默地說:「我又不認識他,也不知道他做什麼的,有什麼困難,怎麼給他一句話呢?而且我在台上講了這麼多句,他都不聽,到了台下了,才要我送給他一句話。」眾弟子都笑了。

師父接著說:「不過我知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比較特別。他可以說這是星雲大師『專門』送給我的一句話。」師父畢竟很慈悲且懂人心的!後來,他就寫了一百零八句勉勵的話,做成盒裝《人生卜事——星雲大師法語》,等同師父的分身在說法,讓面對困頓、迷途徬徨或春風得意的人,都能獲得一句提點,有所依止而安頓身心。

圖/Pexels

一句話的力量與價值到底能有多大?曾聞師父言:「我以前出版的那套《往事百語》,明白說,每句話都很一般、很稀鬆平常的,說起來沒什麼了不起。不過,如果聽的人聽進去了,用在生活上,那可就不一樣了!」有言「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眾生應善用耳根諦聽,經深思以契入佛法大海。

年少的師父仰慕太虛大師,有一次,跟著佛學院同學在歡迎隊伍中合掌,欲親睹太虛大師的風采。太虛大師在人群中停下腳步,端詳師父數秒,說了句:「好!好!好!」沒想到這三個字對師父上人而言,卻如雷貫耳,大有啟發。

說起這段往事,師父還曾打趣地說:「這就是後來『三好運動』的由來!」而實際上,師父上人在著作中是這樣描述的:「太虛大師一連說三個『好』,這是什麼意思?猶如禪門公案,在我心中參究不已,當下就立下志願:我一定要『好好』地端正自己的言行,我一定要『好好』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我一定要『好好』地用功讀誦經典,我一定要『好好』地注意自己的威儀行止,我一定要『好好』地弘揚佛法,我一定要『好好』地普度眾生,我一定要做一個『好的』出家人,我一定要把太虛大師跟我說的『好』能兌現。」決定師父的學習與成就的,從來都不是外在環境。

圖/Pexels

我出家前,服務於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有一天,有緣見到巍峨如山的師父上人,矗立於青年總團辦公室門口,關心佛光青年,我隨著所有工作人員趨前,向大師合掌問好,時任執行長的妙凡法師,依序介紹同仁給大師認識,大師對每個人都點頭稱好,但介紹到我的時候,大師凝視著我,說了句:「要發大心!」當下的我,信心不足,怯懦地想:「該不會我都不發心,被大師看穿了,在提點我吧……」跟師父見到太虛大師的反應,相去甚遠。現在我回想起這段因緣,當然又是一番全然不同的感受。心,決定我們的世界。

其實,生活中哪個不是悟道的因緣?哪個不是警醒的音聲?哪裡沒有佛法?真理流布於大化,遍滿虛空,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只要能保任透澈、覺察、謙下的心,便可從一切事相洞見妙諦。正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只有時時提起自我健全、自我教育、建立自我信心的念頭,才能真正做到「自依止,法依止」,感受與法相應後,「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的美好境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