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台灣 頭目穿清官服 江俊亮 |2022.12.28 語音朗讀 19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敦仔衣冠盛粧圖〉描繪岸裡社頭目潘敦仔,穿著清朝官服的樣貌。 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故宮南院即日推出「台灣意象展」,以數位科技呈現歷史上的台灣風物、帝國眼中的台灣,還有原住民頭目潘敦仔穿著清朝官服、打赤膊的畫像,以及廟宇中為何會有西方臉孔的「憨番」扛廟角等典故。故宮南院表示,台灣從17世紀起,即是東、西方文明交會之處,早期西洋人大多以獵奇者的主觀想像來描繪、記錄台灣,例如1728年出版的《偶像崇拜者之儀式及宗教習俗》,畫家筆下的台灣就顯得很洋化。法國藝術家伯納德.皮卡特的〈媽祖廟〉,有濃濃西洋風。圖/故宮南院提供濃眉大眼、蓄鬍 幽默詮釋洋番這次展出一幅名為〈媽祖廟〉的西洋畫,是法國藝術家伯納德.皮卡特(Bernard Picart)所繪,大約成畫於1726年,這也是台灣媽祖第一次被介紹到歐洲。畫中呈現的媽祖娘娘很有「歐洲風格」,「歐風媽祖」頭頂兩側,各有一隻長著翅膀的龍,張開雙翅守護,千里眼與順風耳也都長著西方人的臉孔,因此這幅畫與其說是媽祖廟,其實更像西方教堂。而台灣住民也將西洋客的物品融入生活及信仰,例如:用火繩槍打獵,或早期傳統廟宇建築中,都有濃眉大眼、蓄絡腮鬈鬍的「憨番」扛廟角,傳達出早年台灣住民對於「洋番」或「紅毛番」的幽默詮釋。故宮南院指出,「憨番擔梁」、「憨番扛大杉」、「力士扛樑」等傳統廟宇構件,有人認為是中國大陸屢受列強欺負,因此以「憨番」扛廟角來抒發不滿;也有人認為荷治時期,荷蘭人曾僱用黑人苦力,才有這種造型構件,不過這些說法都有待考證。展件有兩幅〈岸裡社頭目潘敦仔像〉,對比鮮明,一幅是〈敦仔衣冠盛粧圖〉,即潘敦仔穿著清朝官服的畫像,另一幅則是潘敦仔坦胸露腹,由年輕族人服侍抽菸斗的畫像,為早期「土官」留下鮮明印記。故宮南院指出,台灣中部岸裡社的興起,主要是潘家第3代土官潘敦仔受封;1721年朱一貴之亂,潘敦仔與通事張達京,率岸裡社居民守禦大肚溪,並擔任官兵嚮導,獲清廷賞賜六品官職,之後接任岸裡9社的總通事、兼管3大部落,因而有潘敦仔穿著清朝官服的畫像。至於晚近的〈台灣蕃族相貌圖〉,是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根據鳥居龍藏教授的黑白照片,委託畫師繪製,1900年於法國巴黎「萬國博覽」展出,1929年入藏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前身),目前典藏於台大人類學博物館。〈台灣蕃族相貌圖〉是日本學者根據黑白照片,委託畫師繪製而成。 圖/故宮南院提供還原30年代喫茶店 體驗環島旅行故宮南院表示,特展以兩條軸線的歷史進程探索台灣,第1條是「帝國的凝視」,從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清帝國到日本帝國,以帝國治理角度來探索;第2條是「在地的動能」,以台灣本地人歷經不同政權統治後,發展出自己的論述與描述自己的方式。故宮南院大廳還有「沉浸式劇場」,以7支主題影片,搭配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科技,讓遊客體驗台灣歷史上的藝術人文與地理風貌,展場設計多項互動裝置,例如:「台灣人、一家人」拍照裝置,可以重疊參觀者影像,合成「新台灣人」的臉、「體驗摩登區」除了感受30年代喫茶店場景,還可以來場環島旅行。展期至明年8月27日。 前一篇文章 大自然給靈感 秋葵膠水修復傷口 下一篇文章 西拉雅蕭壠舊社 挖出 400 年前貿易史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3【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4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5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6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7【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8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9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10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運中華隊豐收 奪5金6銀4銅雙普會談3小時 未達俄烏停戰協議廢物再利用 環保繪畫愛地球雙普峰會 川普:為俄烏領袖會談鋪路全球首場 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泰女護象30載 歌聲安象心 作者其他文章國中新生 捐款助弱勢學子衝擊波碎石術 3度心梗翁獲新生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以善傳家 陳順章獲選模範父親故宮南院國寶展 走進忽必烈時代農會綠色照顧站 長輩愈活愈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