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趣談》 錢玄同長聯 輓劉半農

小石 |2008.05.01
776觀看次
字級

一九一九年,北京《新青年雜誌》一口氣刊出九首白話詩,包括胡適四首、沈尹默三首、劉半農二首;在這些最早出現於文壇的新詩中,劉半農的作品極引人的注目。

劉半農詩的詩,不僅用白話,且大量使用江陰與北方方言,強烈的對比與寫實的刻畫,擴大了白話詩的視野,堪稱開風氣之先,因此被譽為民初新詩的先鋒。

一九三四年,劉半農至蒙古考察,不幸感染瘟疫,醫藥罔效,得年僅四十三;他的英年早逝,是當時學術界重大損失,在北京大學舉行追悼會時,胡適、錢玄同、趙元任等都來參加。錢玄同的輓聯最長,上聯文為:

當編輯「新青年」時,全仗帶情感筆鋒,推翻那陳腐文章,昏庸思想。曾仿江陰四句頭山歌,創作活潑清新的「揚鞭」「瓦罐」。回溯在文學革命旗下,勳績宏多,更於世道有功,痛詆亂壇,嚴斥臉譜。

下聯文為:

自首建「數人會」後,親製測語音儀器,專心於四聲實驗,方言調查。又纂宋元以來俗字譜,打倒煩瑣謬誤的「字學舉隅」。方期對國語運動前途,貢獻無量,何圖哲人不壽,禍起饑虱,命喪庸醫。

這副長聯,把劉半農的生平、對新文學運動的貢獻,均加詳盡介紹;同時也將白話文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註:數人會,為五四運動後,劉半農、錢玄同、胡適、趙元任等所組織的研究白話文的小團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