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危害海洋生物 未來將取代美軍聲納系統 創新動物聲納 助偵測海中威脅

編譯/韋士塔 |2022.12.24
3711觀看次
字級
伊氏石斑魚會發出響亮的叫聲,嚇阻入侵者。圖/法新社
美國研究人員監聽蝦子的聲音,研判周遭環境移動的物體。圖/網路
聲納技術的進步,可避免鯨魚傷亡。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軍用聲納,可能對某些海洋動物產生嚴重影響。不過研究人員在進行相關調查時發現,海洋生物產生的自然噪音,或許可用於追蹤及監控來自海底的威脅,例如:敵方的潛艦。

位在大西洋加納利群島(Canary Islands)島嶼上的鯨魚骸骨,清楚地提醒人們軍用聲納的破壞性影響。研究顯示,來自船隻及潛艇的聲納,是導致鯨魚擱淺的因素之一,這些人類製造的聲納混淆了鯨魚的聲納並導致喪生。

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的專案經理艾多娜托(Lori Adornato),正在研究如何減少聲納的威脅,同時她也發現,竊聽海洋動物,也能用於檢測水下威脅;她說:「目前,我們把自然聲音視為背景噪音或干擾,並試圖將其消除,但如果我們利用這些聲音,或許能有效監控敵方活動。」

研究人員指出,許多水中生物都會發出聲音。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的研究員齊魯賓(Laurent Cherubin)正在研究體積龐大的伊氏石斑魚(goliath grouper)。這種石斑魚體重可達300公斤,常見於美國水域,特點是會發出響亮的叫聲嚇阻入侵者。

齊魯賓指出,研究團隊正在分析伊氏石斑魚的警示呼叫,這有如警犬對入侵者吠叫。研究人員採用機器學習演算法,透過數以千計的錄音進行訓練,目前已能區分不同的石斑魚叫聲,並藉此研判特定水域是否出現不明物體。

艾多娜托參與的「持久性水生生物傳感器」(Pals)計畫,把聆聽海洋動物作為檢測水下威脅的一種方式。軍方目前部署用於探測敵方水下活動的空投聲納浮標,只能在小範圍內工作幾個小時,因為電池壽命有限;然而,Pals系統可以覆蓋一個廣闊的區域數月,持續的方式來監測海岸線及水下通道。

國防承包商雷神公司(Raytheon)也參與Pals計畫,他們指出,這項計畫有如研究反潛聲納。雷神公司的科學家拉費里爾(Alison Laferriere)說:「我們正試圖檢測蝦子在水中產生的回聲,這與傳統聲納系統檢測其聲源產生的回聲方式相同。」

拉費里爾表示,他們利用軟體計算蝦的位置,然後計算出聲音反射的路徑,推斷出它被反射的位置,並排除靜止的背景物體,進而分析目標物,包括魚、潛艇或無人水下航行器。

另一家國防包商製造商諾斯洛普格拉曼(Northrop Grumman),也正在研究以蝦子聲音為基礎的聲納系統。

英國智庫皇家國防安全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的專家考夏爾(Sidharth Kaushal)表示:「利用蝦子或其他海洋生物來偵測潛艇,如果能夠有效應用,將是重大突破。」

考夏爾表示,這項技術一旦成熟,不僅能顛覆潛艇探測領域,也可大幅減少聲納造成鯨魚或其他海洋生物死亡。科技與自然生物的合作,可望讓雙方都受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