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師教讀劇表演 巴楠花等部落學生躍登衛武營

王淑芬 |2022.12.21
2069觀看次
字級
巴楠花部落中小學生登衛武營戲劇院演出,小朋友因為讀劇課程得以體驗藝術表演。圖/衛武營藝術中心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不要擔心觀眾聽不懂你的族語!劇情搭配肢體、語氣就能感受到表演意涵。」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有為期兩天、7所學校的讀劇發表會,有來自原鄉巴楠花部落中小學生的劇場體驗表演,孩子縱情演出,展現多元文化的魅力,備受好評。

藝術要普及、生活化,從小扎根有助於藝術素養的提升。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2019年起展開學習推廣計畫,邀學生體驗表演藝術的美好,今年攜手教育局辦理「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有體驗、讀劇課程,經業師13周的指導,在衛武營戲劇院展開2天的讀劇發表會,遠在杉林區的巴楠花部落中小學結合部落傳統樂器與歌曲於劇中詮釋,讓觀眾用不同的視角體驗多元文化的美好。

衛武營指出,在指導孩子藝術表演的過程也面臨諸多障礙,有的孩子信心不足、還有人擔心以族語作為台詞,得不到觀眾的共鳴等。所幸業師溫柔的傾聽,分享擁抱他者話語的心境讓學生理解,即使觀眾不懂族語,仍會因為劇情搭配肢體、語氣,感受到表演的意涵,融入表演劇情,才得以緩和演出學生的疑慮,並能盡情演出。

2天的表演還有南成國小、誠正國小、英明國中、鳳林國中、立志中學、道明中學等7所學校演出,劇本有巴黎市立劇院的《愛麗絲的不可思議》、《庫索莫與他的長冠八哥》、詹傑的《愛滋味》、林孟寰與盧志杰的《嫁妝一牛車》,以及衛武營與台灣文學館出版的《別緻時代》等劇本集。

圖 /衛武營藝術中心提供 

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上半年疫情嚴峻,讀劇只能在校園或線上發表,下半年回歸衛武營舞台,讓孩子利用舞台空檔體驗表演藝術,並享受和觀眾交流互動,感受得到回饋及肯定的喜悅。

衛武營「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已執行3年,「讀劇課程」至今歷經6次發表會,原來只有高中學生參與,接續拓展到國中、小學生也共襄盛舉,課程從市區進入偏鄉,將教學現場化身成劇場,藉讀劇課程把藝術帶進孩子的生活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