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壇心語】錢能買到快樂嗎?

文/林文瑛 |2022.12.15
2027觀看次
字級

文/林文瑛

錢能買到快樂嗎?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要看你有多少錢、如何花錢。

我請同學填寫人生目標,近九成同學會寫:「賺大錢。」他們的偶像不是比爾蓋茲、馬斯克,就是郭台銘、張忠謀。「為什麼要賺大錢,錢能買到幸福嗎?」他們大聲回答:「能!」甚至有同學站起來:「老師,你現在給我一千元吃大餐,就能讓我快樂一整天!」「那明天沒有大餐的時候呢?」「老師再給一千元!」「每天給你一千元,會不會有一天大餐變得稀鬆平常,不再帶來快樂?」

許多人迷信錢的力量,以為有了錢,就像童話故事般「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事實並非如此,用錢買的快樂到一定程度之後,便很難繼續增加,效益會遞減。

無止境地賺錢並不會使我們更快樂。不少研究顯示,曾經嚮往的新事物,在變成生活常態之後,當初的興奮很快就會消散褪色,需要強度更大的新事物才能帶來快樂。到時,不是得想盡辦法賺更多的錢,就是覺得一切索然無味。

「錢能帶來快樂,但有錢不一定快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的研究提供了實證:收入愈高,整體生活滿意度愈高;但每天所經歷的快樂、憤怒、悲傷等正負向情緒之頻率,有錢人與一般人並無差異。

這現象不難理解:錢能解決很多問題,但人的基本處境不會因為金錢而改變。健康出問題、孩子不學好、夫妻不和、朋友背叛,有錢人的悲傷、壓力、心痛、憤怒,與一般人一樣深刻。有錢無法保證你不會有糟糕的日常、挫折的心情。

康納曼的研究也呈現出「錢非萬能,沒錢萬萬不能」的世間常態:低收入者生活滿意度低,日常情緒也較負面。這當然可能是因為,低收入者常常得面對失業、負債、疾病、孤獨等問題。但是,沒錢就不快樂嗎?那也未必。

我遇過不少打工比上課更重要的學生,詳談後才知道,他們肩上的經濟重擔,遠超乎我的想像。有位學生得為入獄的父親還債,但他說:「老師,不必為我操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功課。大老闆不也常為錢四處奔走嗎?」看我錯愕,他又安慰我:「我有媽媽跟妹妹,還有許多好同學、好同事,我並不覺得缺什麼,每天也很開心。」

是的,很多美好的事物沒錢也能享受,像親情、友情、大自然、音樂、藝術、知識、健康等等;反而是有些美好的東西,有錢了就不容易得到。一份針對一百六十五位億萬富翁所做的調查顯示,這些有錢人覺得有錢的壞處是,難以分辨別人究竟是真的喜歡他們,還是只喜歡他們的錢;因而他們比一般人更難獲得真情與知己,而這兩者恰恰是讓我們快樂的源泉。

錢該如何花才能帶來快樂?有個實驗,給參與者一筆錢,請他們當天用完,並評估他們的快樂程度。一組要花在自己身上,另一組則花在別人身上。結果,花在別人身上那組,無論是送禮或捐贈,都比花在自己身上那組來得更快樂。另一項有關年終獎金用途的調查,也得到相同的結果。這些研究告訴我們:有錢要懂得分享,才能帶來更多快樂!

錢與快樂沒有因果關係。如果你只想用錢追求快樂,那麼錢買不到快樂;如果你明智規畫、懂得分享,錢會帶來快樂;如果你沒有錢,多珍惜用錢買不到的美好事物,你還是會得到快樂。

不要把賺錢當成人生目的。世界首富馬斯克說,每天讓他迫不及待起床的,不是他有很多錢可以花,而是有很多問題等著他去解決,有意義的生活讓他感到興奮與快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