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官坎伯(Kurt Campbell)8日表示,希望美中之間有更大程度的可預測性與溝通,華府盼在和平範疇內推動對北京的競爭,北京短期內也會這麼想,因為其內有疫情和經濟挑戰,外有區域國家對中方的反彈,「最不需要的就是『和美國維持公開的敵對關係』。」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11月14日在印尼峇里島實體會談,坎伯說,美國的目標是穩定美中關係,隨著美中在區域發生軍事摩擦,美國認為確保軍事溝通管道非常重要,希望華府和北京之間有更大程度的可預測性和溝通,更重要的是了解兩國的短中期目標。
坎伯表示,他從峇里島會談中看到的是,中國大陸至少在短期或中期伊始,也有興趣穩定對美關係。他認為,中方意識到其同時挑戰多國的做法已收到反效果,包含戰狼外交斲傷北京軟實力,針對日本尖閣( 釣魚台)群島和印度邊界的主張,或是其他暗示中國大陸可能擴張野心的行為。
針對台灣,坎伯指出,美國和其他國家均明確表示,對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有著強烈利益,若台海發生挑戰,將在經濟和戰略上發生可怕後果。
坎伯受邀參加智庫阿斯本研究所舉辦的安全論壇,談到北韓、俄羅斯和中國大陸的核武威脅。
坎伯說,北韓試驗核武、俄羅斯威脅動用核武,加上中國大陸推動重大核升級,前總統歐巴馬執政時期,希望能降低核武與全球政治的關聯性;但現在情況表示,核武能力仍是美國拓展嚇阻力量的持久理由。
坎伯表示,嚇阻力量不僅表示要在傳統部隊中採取必要步驟,還得展現在部署上,讓日韓等國清楚知道,美國的核威懾依然強大,美國再次致力於在印太區域實施核威懾,這將是重大挑戰。
坎伯說,核武是美中很難對話的區域,但磋商是必要的,中國大陸不該秘密發展核武,也不該認為他們這樣做不會對區域構成影響。
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官員表示,2023年將是美軍在印太區域的軍力部署變革性的一年,美國會陸續展現與菲律賓和澳洲等盟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