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陳文馨鶯歌報導】高學歷掛帥的現代,國中畢業的美髮師張麗肜,以「樂在參與,謙卑學習」為師,五年內以驚人的速度,在鶯歌老街先後開了六家「田園」系列藝坊,紫色的招牌在短短的老街上閃爍,在締造女性成功創業典型的背後,蘊藏著堅韌的生命能量。
張麗肜就讀小學時,課餘幫水泥工父親砌磚、幫母親照顧「枝仔冰」小攤,燒飯煮菜分擔家務,清貧的家境無法升學,國中畢業即外出學髮藝,二十歲學成返鶯歌家鄉開店,二十七歲時與六年愛情長跑的愛侶結婚,婚後倆人胼手胝足努力創業,成立「田園陶坊」及百貨公司專櫃共十餘家店面,經銷夫家自製的陶磁品,不料事業起飛之際,三十六歲的張麗肜卻遭喪夫之痛,丈夫積勞成疾往生。
悲慟的張麗肜將思念丈夫的眼淚昇華為延續事業的動能,她觀察鶯歌觀光客日增,傳統產業如與日常生活結合,將可提供各國遊客一次購足的方便,她調整經營方向,近兩年更放眼世界,將採購的觸角伸向國際,她每年數度出國批貨,在充滿異國風情的「田喜藝廊」裡,有沉穩的泰北老木頭桌椅、浪漫的越南竹簾、各具姿態的印尼木雕、色彩豐富的印度絲綢…,常鉤起老外思鄉的驚喜,而藝術家手拉胚精品更讓遊客愛不釋手。
張麗肜以卓越的企管觀念,經營全年無休的觀光服務業,忙碌的她,抽空學油畫,每周有半天在齋明寺圖書室服務,將忙亂的心暫時靜止。張麗肜說,經歷喪夫之慟,她以「一年幾步」走出陰霾,四十歲以後她才真正成長,如今,她對任何遭遇都心存感恩,以隨緣的態度面對一切人事物,以柔軟換得身心自在。
張麗肜的故事今晚七時十五分於中央廣播電台「寶島溫情」節目中播出。收聽網址www.cb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