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各地漸推「陽性居隔」 確診者毋須鄰居簽名同意

 |2022.12.02
592觀看次
字級
大陸各地漸推「陽性居家」,規定確診者毋須鄰居簽名同意,但其中還有一些爭議產生。圖為11月27日,北京順義一社區為高齡老人、孕婦等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送檢上門」。圖/取自「汝陽縣衛生健康委」微信公眾號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白紙運動」爆發後,政府持續調整相關防控措施,有不少地方開始逐漸推行「陽性居隔」。在這個政策下針對符合條件的確診者,可以在家裡隔離,且不用鄰居簽字同意。

據第一財經報導,目前在北京、廣州等地,讓符合特殊要求(如孕婦、嬰幼兒、老人等)的無症狀或輕型新冠陽性感染者居家,已部分成為「默認模式」,且無需經過鄰居簽名同意。這項政策的涉及人員也有所擴大,從起初的「符合特殊條件的無症狀、輕症新冠感染者」,已逐漸擴大到「符合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輕症新冠感染者」。

但這個政策也有爭議,報導引述北京朝陽區李姓民眾說法稱,讓不具備轉運條件的輕型和無症狀新冠感染者居家,應是一件符合大眾同理心的好事,但因缺少預案,反而造成顧此失彼和鄰里糾紛。

這些糾紛包含,「氣溶膠傳播」是小概率事件。既然基於此判斷,將其他住戶劃定為密接人群,那麼應該有專業人員及時針對樓棟排水管道等風險性進行判斷;再者,陽性居家應該是為了減輕對經濟和居民的影響,「但如果讓更多鄰居陪跑(要等到確診者轉為陰性,其他住戶才能解隔離),會適得其反」。此外還有如何監控確診者「別亂跑」的問題。

對於「陽性居家」,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姜慶五在認為,防控政策的持續優化無疑是一件可喜之事,「讓符合條件的陽性人員居家隔離,更符合公眾期待,有利於感染者的康復,更有利於有效緩解醫療系統壓力」。但他也表示,還需保障民眾掌握充分資訊、理解政策優化的背後邏輯、做足準備、達成共識,以達到「陽性居家」的預期效果。

姜慶五認為,未來防新冠感染的重點應從聚焦於個體陽性感染者轉移至公共場所的防控,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包括醫院在內的室內公共場所等。通過完善這些場所的衛生、通風條件,做好出入人員防護管理等,以經濟、有效的方式達到防控效果。他也強調,並不贊成使用電子手環方式監察陽性感染者。

病毒學專家常榮山認為,一方面對於居家陽性人員,尤其是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社區或疾控部門的保障工作需要做到位元,並做好轉移預案;另一方面,應儘量用抗原自測或核酸自採,代替入戶核酸,以降低「大白」被感染,乃至進而傳染其他人員的可能。對於電子手環他也不贊成,強調可用電子門磁處理監控問題。

此外,報導還引述匿名病毒專家稱,對於居家的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可以適當吃點官方推薦的中藥,「但沒必要準備專門的抗新冠病毒的藥物」;對於特殊群體(有基礎病和老人)則應考慮輔以藥物。

據陸媒極目新聞整理,目前推出「陽性居家」政策的地方政府,包含東莞、廣州、北京、深圳與重慶。這項政策是否持續擴大實施範圍,值得關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