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語禪機】不昧因果五百生

文/林明昌 |2022.12.01
2339觀看次
字級

文/林明昌

如今說他人的禪語為「野狐禪」,是嘲諷說者隨意胡扯,或者指斥為邪道異端。其實「野狐禪」典故出自百丈禪師公案,並無嘲諷的意味,而是提醒參道大眾,不要執著於語言文字。無門慧開更藉此說明一個重要問題:口頭上耍弄詞語,只會耽誤自己,對參禪並無助益。

故事中,參禪老人請百丈懷海協助,以脫離困境。老人說自己曾於迦葉佛時代修行,因為學人問:「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也無?」老人回答:「不落因果。」結果墮野狐身五百世。

他以為只要口頭上說自己超越了因果,就可以真的超越因果,沒想到卻因此曝露自己的無知和隨口胡扯的迷障,反而深深墮入因果輪迴之中五百世。老人一方面誤解修行與因果的意義,一方面也可能只是鸚鵡學舌、人云亦云。無論如何,老人以為只要隨便說說就可以超越因果,結果卻困在因果之中不斷輪迴。

老人請百丈懷海為他下一轉語,救他脫野狐身。百丈懷海下轉語云:「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脫野狐身。

轉語,並不是依仗語言的能力,而是透過語言點醒迷惑,並清除語言的迷障。《無門關》中經常使用「下一轉語」,來確認修道者是否真能超越語言迷惑,可以說是「以語言破除語言迷障」,或者「以語言說明如何不執著於語言迷思」。語言是迷夢的網羅,但也可以是開悟的鑰匙。

「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二者的差別,在於前者誤以為可以超越因果流轉,後者則知道重點不是因果,而是對因果的態度,也就是不執著於因果,不迷惑於因果。例如百丈懷海依照老人懇請,從土裡挖出舊狐身,以亡僧的喪儀下葬,不脫世俗軌範;然而只要不執著、不沉迷,行之何妨?此亦不昧因果之義。

黃檗禪師以為老人墮野狐身五百世是因為下錯轉語,因此問百丈禪師:如果轉語不下錯,是否便不會陷入因果之中?百丈招喚他上前去,通常對話時禪師要弟子上前,不是領棒就是領喝。黃檗上前去,反而先給老師比畫出一掌,因為他此時也領悟了自己陷入語言即因果的迷惑,才有「轉轉不錯,合作個甚麼」的問題。

百丈叫他上前想一掌打醒他,讓他知道問題不是轉語下錯,而是當你下錯轉語,代表思想的謬誤。黃檗也想通了自己的錯誤,即時用一掌打掉了自己問的蠢問題,百丈禪師由此得知他已經消解自己的問題。如果困在「落不落因果」,執著在「轉語下得錯不錯」的問題,則同樣要墮文字迷障五百生。

無門慧開借此公案提醒學人,如果能看透「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的差異,就能在百丈之前免墮五百世的因果輪迴。

不落與不昧雖說法不同,但仍然都只是說法上的差異。好比在一場比賽之中,兩方都得到獎賞,兩種說法的差異,都是「語言」的不同,看透語言背後的佛法才是重點。如果不斷糾葛於文字的差異,則是千錯萬錯脫逃不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