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情懷】懷舊的糖果甕

文/apple |2022.12.01
1025觀看次
字級
圖/apple

文/apple

老街的糕餅店裡有四、五十年前古老的糖果甕。三十個透明玻璃罐身、鋁製上蓋,整齊排列、盛滿五顏六色糖果的糖果甕,是裝糖果的容器,也是糖果的家。

老師傅說,這些糖果甕是當年特地向鶯歌的工廠訂製,以稻草層層纏繞,密不透隙的包裹,放入果菜市場裡那種裝高麗菜的大竹簍內,再經綑綁後上船,一路的顛簸,飄洋過海至金門;運送過程中破損不計其數。購入最初是送給親戚家放散裝的茶葉販賣,三不五時也有老朋友想收藏當古董,偶爾也會遇上來金門觀光的遊客欲以高價購買,但老師傅卻都不願意讓任何一個糖果甕離開店鋪。

對老師傅而言,這些歷史悠久的糖果甕,是當年白手起家的生財工具之一,是陪伴他一路創業的夥伴。與這些糖果甕長年累積、牽絆的情感,讓他捨不得割愛。難已取代的糖果甕,其實也是對過往的一種懷念,所以會一直傳承下去。

而糖果甕之於童年,彷彿有魔法般,總是透著奇異的光彩。其實真正吸引童稚眼光的,是甕內那些琳瑯滿目、吃也吃不完的各式糖果,待終於拿到一顆糖果時,卻捨不得快速咀嚼完,而是讓它慢慢的在嘴裡融化,彷彿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滋味!

糖果對於稚嫩的孩童,總有難以抗拒的誘惑。想起《陳情令》一劇裡的反派人物──薛洋,因為童時未吃到的「一顆糖」,成了他終身夢靨;長大後竟活成了人們嘴裡的「一口痰」。足見糖果對於童年,代表著一種幸福的滿足,其中也包含了愛與溫暖。

但糖果甕若不裝糖果就不是糖果甕了。老師傅說,待他真正退休時,這屬於古早年代獨有的老東西,仍會繼續扮演它們該扮演的角色,只是不知是用來裝手套、襪子、肥皂、玩具、文具?還是一面充當壁飾的牆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