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台辦事處30周年 辦攝影展紀念雙方友誼

 |2022.11.30
654觀看次
字級
駐台代表柯思畢表示,將舉辦攝影展,透過台灣民眾捕捉的以色列美好瞬間,紀念雙方珍貴友誼。圖/取自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網頁

【本報台北訊】以色列明年歡慶在台設處30周年,駐台代表柯思畢(Omer Caspi)日前表示,將舉辦「當台灣人遇見以色列」攝影展,透過台灣民眾捕捉的以色列美好瞬間,紀念雙方珍貴友誼。

以色列駐台代表處10月公開徵收照片,最後從150件作品挑出30件參展,預計明年1月11日在中正紀念堂展出。

選擇舉辦「素人攝影展」,柯思畢坦言,甄選照片過程頗為困難,但他想呈現的不是觀光局行銷旅遊的那種專業照片,是真正出自台灣民眾視角的以色列,「看看台灣人會在哪些地方被吸引駐足按下快門,提出有趣的觀察」。

柯思畢舉例,許多民眾投稿作品呈現了台、以文化的「相似之處」,包括街頭都有賣串烤等,這些小細節有助拉近雙方人與人間的連結,逐步提升台以在對方社會的能見度。

圖為去年2月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榮獲以色列總理獎,是台灣首位獲得此獎的科學家。以色列駐台代表柯思畢(左)代表該國總理親自頒獎給廖俊智。圖/中研院提供

「台、以大眾對彼此還不夠認識,這是雙方最需一起努力克服的挑戰」。柯思畢辦公室放了一個書櫃,裡面擺滿數十本台灣出版有關以色列的書籍,他表示,台以都是缺乏資源的小國,彼此有很多可相互借鏡之處,他盼從根基真正搭起雙方人民友誼的橋樑。

儘管台以沒有正式外交關係,柯思畢表示,雙邊已簽署近30個協議,內容涵蓋商業、教育、社福民生各領域,包括相互承認駕照與交換志工等,他認為,這些直接回饋在民眾身上的措施最實際。

台以另一項蓬勃發展的是經貿關係。柯思畢說,台以經貿在疫情期間逆勢成長,相較2020年,去年以色列對台出口成長40%,過去5年來除了出口額翻倍,出口品項更從「商品類」轉向「服務類」,特別著重創新、高科技領域合作,顯示雙邊貿易關係愈趨成熟。

柯思畢也向台灣半導體產業招手,他強調,以色列強項的創新、軟體、水科技等,可幫助改善半導體生產線流程,他希望與台灣半導體間建立的不是短期商機,更能吸引台灣公司到以色列設立生產線、研發中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