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純綉
這幾年我很少回娘家吃飯,儘管經常回去探望母親,但只是聊聊天,帶些美食給她嘗鮮(母親不喜歡外食環境的喧嘩)或相偕外出散步。為什麼不在家吃飯呢?因為察覺到媽媽累了、老了。
話說以前我常常和老公、孩子回娘家用餐,母親總是為我們料理一整桌養眼又養身的佳餚。有一回,目睹她手拿著鍋鏟,拉開抽屜,取了顆維他命B,沒配白開水,即匆匆入口。問她為何如此急切,她回答:「覺得有點累,所以補充維他命。」當下心頭一震:原來張羅飯菜如此費神耗力,需要藉助營養品提升體力,而我居然讓母親如此辛苦!
再仔細審視母親,她頭髮散亂,兩頰被鑊氣薰得紅通通的,嘴唇乾裂,還聽得到她不同以往的急促呼吸聲;多皺且有老人斑的雙手,在三個瓦斯爐前慌張地穿梭,此時的我不捨又自責,多年來帶著家人享受「媽媽(阿嬤)的味道」,卻忽略了她逐年累積的歲數及遞減的體能,慚愧盈滿心頭。
想起好友林姐曾感慨說:「我很期待兒孫回來探望我,但又備感壓力。年輕的時候,「辦桌」對我而言不成問題,現在料理完之後,腰痠背痛、肩膀僵硬,往往得到復健科報到,果然歲月不饒人。」
是的,媽媽會累會老,我們發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