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球糧荒危機,國內卻充斥「吃到飽」餐廳。有立委認為「吃到飽」的訴求既不環保,又不健康,考慮提案要求衛生署勸導業者勿在廣告中使用「吃到飽」字眼。
為滿足消費者的胃,吃到飽的店愈來愈多,在大宗物質、糧價上漲,能源危機顯現,減碳高喊的時代,吃到飽的飲食方式與時代背道而馳。立委黃偉哲認為,「吃到飽」不僅浪費食物,而且不利身體健康。他考慮在立法院臨時提案,要求衛生署勸導業者勿以「吃到飽」做為廣告訴求。
黃偉哲說,國外已有餐廳對消費者留下「剩菜」給予處罰,台灣是否適合立法禁止「吃到飽」或進行處罰,還需要審慎評估;目前重點應該是政府加強宣導,導正國民及業者偏差的飲食觀念,再依實施成效決定是否進一步立法。
黃偉哲不諱言,自己也曾去「吃到飽」餐廳大快朵頤,但常看到消費者拿了很多食物卻吃不完,或者因為貪便宜就猛吃,把胃腸撐壞了。他認為,台灣要走向文明國家,應該逐步改變「吃到飽」的習慣,否則在全球一片糧荒聲中,「人家餓死,我們撐死」,對台灣的國際形象也不好。
被稱為「素食立委」的林鴻池日前曾表示,「推動素食、少吃肉」就是對抗地球暖化最根本的方法。他認為,要改變「吃到飽」的觀念,必須從每個人做起,如果民眾的觀念有了變化,就會影響業者改變「吃到飽」的經營訴求。
長期關心環保議題的立委田秋堇則認為,加強學校教育相當重要,如果小朋友體認「吃到飽」會造成人體新陳代謝的負擔,對糧食也不夠尊重,甚至影響到父母,自然不會再出現一家大小都去「吃到飽」的情形。
餐廳服務員「小廖」說,確實很多客人抱著「不吃白不吃」心理,裝得滿坑滿谷,工作人員又不好阻止,幸好現在有人收廚餘,不過看到浪費的情況,實在很心疼。
一位胃腸科醫師說,「吃到飽」不但浪費食物,也糟蹋身體。吃到飽容易營養過剩,高血壓、高血糖就上身,如果能立法制止,舉雙手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