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中畫童年 文/幼藍 |2022.11.13 語音朗讀 215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月夜之華·曇花 63×42cm 2021 圖/郭木生文教基金會童年記憶中的大院子 94×243cm 2020 圖/郭木生文教基金會貴妃醉酒‧木芙蓉 80×53cm 2019 圖/郭木生文教基金會童年的美麗與哀愁 56×79cm 2015 圖/郭木生文教基金會石虎螢火月桃花 143×122cm 2019 圖/郭木生文教基金會天竹青鳥 69×69cm 2022 設色絹本 圖/郭木生文教基金會龍山寺慶元宵 144×238cm 2012 圖/郭木生文教基金會甄宓珊瑚碧玉簪 59×71cm 2021 圖/郭木生文教基金會 文/幼藍基於疫情停留台灣兩年之久的畫家暨作家劉墉,聽聞慘遭祝融之災的日治時期海軍軍官招待所(台灣大學單身教職員宿舍前身)已修復完成,並以過去台大師生及附近居民對此建築暱稱的「大院子」為名重生,興奮地前往所成長的大院子參觀,於內憶往作畫,昔日兒時經驗的點滴,躍然揮灑表露於筆墨之間。著有《花癡日記》的劉墉喜愛畫花,尤其對薑花、曼陀羅兩款花卉情有獨鍾,為其對雙親深深的思念。薑花源自他年幼時偕同父親至江邊徹夜垂釣,依偎在父親肩膀睡夢之際,鼻息間洋溢著薑花香,迄今依然留存,不因父親的早逝而消散。曼陀羅則是其母一日從野外採回,種在自家後院開花散葉,瀰漫著香氣;13歲那年住家失火,曼陀羅亦被燒毀;相隔數月,不意竟從殘餘的茅廁廢墟浴火重生,再度飄出曼陀羅花香,驚喜之情無可言喻。10年未舉辦畫展的劉墉此次展出35幅畫作,20件完成於2020~2022滯台期間,其餘15件分別創作於2012~2019。作品呈現昔日大院子裡孩童們捉迷藏、放風箏、爬樹、摘果子的日常,節慶觀賞舞龍、舞獅、放煙火的歡騰,生活裡曇花、芍藥、月桃、朱槿、木芙蓉、馬纓丹等諸多庭花野草,綴以蜻蜓、螳螂、螢火蟲、麻雀、青鳥、石虎蟲獸於花草間,饒富童年趣味。「劉墉──畫我童年」即日起於大院子展出至11/30。 前一篇文章 走進竹林 下一篇文章 金黃花穗 翅果鐵刀木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7【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8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09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10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夏日.孤荷【綠手指筆記】優雅的亞馬遜百合花【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III:讓稻田喘口氣 氣候友善農法 減輕地球負擔 作者其他文章【挪威花間集】藏而不露 蔥芥與寬葉羊角芹【挪威花間集】疣果匙薺與歐洲山芥 【挪威花間集】 草甸碎米薺芥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