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讀大學一年級的凃宇謙,熱愛寫作且形式不拘,一口氣拿下「高雄青年文學獎」3個類別獎項。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寫作是心情的抒發,能將天馬行空的想像透過文字表達,讓我很有成就感!」高雄市今天頒發「高雄青年文學獎」,凃宇謙拿下16到18歲組新詩、短篇小說首獎,及散文佳作共3個獎項。風光獲獎,凃宇謙成了注目的焦點。
目前就讀台北大學法律系一年級的凃宇謙說,因為母親喜歡帶著他閱讀書籍,所以從小看書並用文字抒發心情,即使天馬行空的想像也會用文字串連成文章,讓他很有成就感。
投稿參加高雄文學獎,一口氣拿下新詩、短篇小說的首獎,還有散文佳作3獎項代表他不拘泥寫作方式。
凃宇謙說,高中起嘗試寫作也獲得屏東高中文學獎、大武山文學獎,讓他有更多寫作參賽的勇氣,雖然也有過參賽未獲名次,不過他今天得獎致詞時說,「慶幸自己沒有放棄寫作,才有獲獎的機會。」
凃宇謙不拘的寫作方式,舉凡社會觀察、心情故事的抒發還是他的題材,所以小說創作以70年代的秀場文化為背景,寫出「沒有鱗的魚」,新詩題目是「痘」,散文則以「大廈」為題,回顧居住在高雄臨海處大廈,眺望窗外大片海景的歲月。
喜歡文學及寫作,但卻沒有選擇念文學系,凃宇謙說「寫作是我的興趣」,盼未來在不同的領域仍繼續寫作並關注社會現象,以豐富創作素材。
受關注的還有「高雄青年文學獎」串聯起師生的深厚情誼,令人感動。連續兩屆指導學生獲獎的旗津國中老師吳岱砡、左營國中老師黃信銘,以及一口氣指導3名學生獲獎的右昌國中老師陳秋瑤等都不斷的鼓勵學生寫作。
圖 / 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這次獲得16至18歲散文首獎的劉品序就讀高雄中學,〈蛹動時分〉得到評審的青睞。原來他於109年於左營國中就讀曾獲得散文首獎,時隔兩年文采更精進。劉品序雖已畢業到高雄中學就讀,過去指導他參賽的國中老師黃信銘仍繼續陪伴並予鼓勵,師生情誼令人感動。
圖像類首獎作者陳澈(筆名:Che)以〈最後一程〉脫穎並分享提及自己在不同城市間流轉的過程,對高雄的記憶卻最強烈。
高雄市立圖書館、高雄文學館主辦的「2022高雄青年文學獎」在高雄文學館頒獎,受邀出席的有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鄭烱明、文學台灣雜誌社社長陳坤崙等,鼓勵青年創作,持續在文學旅途上互相陪伴,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