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面對股市漲跌的態度

 |2022.11.12
9005觀看次
字級

台北股市每年的第四季是漲勢看好的一個季度,一則進入財報公告的空窗期,缺少了基本面獲利數據的公布,影響股市漲跌的因素以消息面居多,因此所謂的「本夢比」取代了「本益比」,股價往往更容易想像空間。二則,包括所謂的光輝十月喜慶行情、外銷企業進入出口暢旺的季節性因素等,也提供了股價走堅的理由。

如以今年來看,還可以再加上十一月下旬的縣市首長選舉,由於穩定的股市,有助投資人對執政者支持度的提升,更令人看好此刻資本市場的表現。

但今年的情況,顯然不是如此。當美國道瓊指數站上三萬點後,陸續出現多次上漲行情,但次日的台股表現與過往不同,並沒有跟進走揚,還出現明顯的回檔,股價指數下挫的同時,成交量也明顯的收斂。

有人希望透過政策力量拉抬股市,並設法避免股市下跌的呼聲始終不斷,政府也決定從善如流、配合辦理。

前者以國家安定基金為代表,後者以金管會兩次的限空令為主,各部會輪番上陣主動出擊力挺台股;可惜從結果來看,台股的表現與投資人的期待,落差頗大。

造成台股從氣勢如虹到人心潰散的原因很多,不一一敘明,想要認真檢討的是,政府對於資本市場「只准看多不許看空」的心態,其實是很不適當的,這是一種違背市場法則的扭曲現象,就算付諸行動收效,也容易引發議論,更可怕的是,由於目前出爐的政策效果有限,恐怕還會有更多新的政策,陸續搬上檯面。

先來看「攻」的方面,鼓勵上市櫃企業實施庫藏股、舉辦法說會介紹企業營運情況、爭取投資人認同等傳統作法,已經被直接開放國安基金進場取代,且不論如何從寬解釋條例內容,讓此一如同火災時滅火器的工具進場,賦予其拉抬台股的積極目的,選在股市高點時進入就是一大錯誤,既容易浪費護盤子彈,操牌者功力再高超也很難發揮效果。

在「守」的部分。金管會兩度宣告祭出禁空令,成效一樣有限,觀察以往政府這方面的限制措施,還可以有縮小漲跌幅的限制、限跌不限漲,乃至如九二一大地震後推出的暫停交易等終極手段等,其實透過變更交易方式來避免股市下跌,政府歷來並不缺少工具。

問題在於,台北股市發展至今,在新興國家裡已相當具有規模,且高度國際化,這些突如其來的限制措施,實務上能發揮的效用愈來愈小,國際資金對於一個遊戲規則容易改變的市場,更相當排斥,即使只是備而不用,也會讓法人資金敬謝不敏,何況眼下來看,政府急於找方法讓台股不要跌跌不休,是有可能逐步擴大限制措施。

政府的問題在於,太過於把股市的榮枯表現,與自己的施政成績單連結在一起。的確,資本市場隨著經濟的成長,呈現上揚是很自然的事,但經濟成長不是直線一條,也會有景氣波動的高峰與谷底,都會反映股市的榮枯。

這種對股市「只許漲不許跌」的心態,政治上的考量更勝於經濟上的用心,說穿了,就是要展現政策實力與討好選民,並不尊重市場的力量,除了效果有限,只怕會對台股的健全發展造成傷害,務必謹慎行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