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傅文昌筆 跨世代新火花

 |2022.11.04
2920觀看次
字級
謝連春創立連興車木,製作各種木雕工藝品。 圖/黃于凡
謝連春的兒子謝政穎,將創意加入傳統木雕工藝,做出〈妙筆生花〉文創產品。 圖/謝政穎提供
雲林縣斗南鎮連興車木創辦人謝連春擁有半世紀車枳木雕刻經驗,專製聚寶盆、文昌筆及花瓶等木雕工藝品,近年兒子謝政穎也投身工藝,傳承父親手藝,並跨域與倚興花藝合作,讓文昌筆與乾燥花蹦出新火花,賦予傳統木雕新價值。 圖/取自連興車木臉書

【本報雲林訊】雲林縣斗南鎮連興車木創辦人謝連春擁有半世紀車枳木雕刻經驗,專製聚寶盆、文昌筆及花瓶等木雕工藝品,近年兒子謝政穎也投身工藝,傳承父親手藝,並跨域與倚興花藝合作,讓文昌筆與乾燥花蹦出新火花,賦予傳統木雕新價值。

「只要有一手功夫,就不怕沒飯吃。」65歲的謝連春只有國小四年級畢業,14歲時有人帶著他拜師學藝,跟著師傅學習車枳木雕刻,謝連春認定這是自己一生志業,踏入木雕產業半世紀,走遍大江南北,在30多年前選擇回到家鄉雲林斗南落地生根,開創連興車木。

十年磨一劍 5分鐘雕一支筆

謝連春說,早期很窮困,學功夫之前都會先打聽機器價錢,這樣出師後,才有機會經營自己的事業;當時木工機器不貴,標一個會就能買的起,所以他毅然決然踏入車枳木雕刻產業,下足苦心,每天起早貪黑,不到一年就把功夫都學到手。

一根木材在謝連春手上,不到5分鐘,就被雕刻成一支栩栩如生的文昌筆,謝連春說,這都是經驗的累積,看似簡單的雕刻,其實藏著深厚功夫底蘊,從決定尺寸,到雕刻樣式,十年磨一劍才能練就好功夫,把功夫學在手底,不只做的快,就連外觀都長的一樣。

謝連春有著傳統父親負責的肩膀,一人挑起家中重擔,靠手藝養活一家人,他希望將這門手藝傳給兒子謝政穎,讓這門工藝繼續傳承下去,也將家業延續下去,未來兒子謝政穎有一手功夫,就有在社會生存的本事。

26歲謝政穎在讀大學時,追隨父親謝連春的腳步,一腳踏入車枳木產業,在家中工廠努力學習,從一開始刻不出好筆,到現在10多分鐘就能做出一支文昌筆,他欣賞父親在車枳木雕刻這行的成就,也相信在嚴師及嚴父指導下,能將木雕工藝繼續傳承下去。

謝政穎帶著理想及抱負返家工作,也在雲林成家立業,除了製作傳統木雕工藝品,也與妻子討論如何吸引更多年輕族群對傳統工藝有興趣,夫妻兩人首先從文昌筆裱畫做發想,與斗南倚興花藝合作,在裱框的基礎下將乾燥花放入,意外做成唯美的文創藝品。此外,謝連春、謝政穎攜手開發新商品,將文昌筆鏤空放入原子筆筆芯,讓木雕工藝品變成「真的能寫」的文昌筆,也注重環保,使用可替換的筆芯,在書局就可買到。

謝連春說,不管做什麼,只要客人喜歡就好,因為他知道現在年輕人都喜歡比較有特色、創新的東西,所以他也很支持兒子以傳統木雕工藝品為發想,所做的文創商品。

吸引年輕人 擺市集、創臉書

謝政穎也在行銷上創新,帶著產品與父親走出工廠,到外面擺市集,也經營臉書粉絲專頁,放上優質工藝品照片,提升潛在顧客觸及率,同時,還加入雲遊斗南數位群聚商圈,為商品寫故事,將傳統木雕工藝發揚光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