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普環島列車駛抵高雄新左營站,同學把握機會在車廂內實做及體驗科學原理。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台灣科普環島列車24日從台北出發要繞行16縣市、25個站點,展開為期5天的科普環島之旅,今天列車駛抵高雄新左營站,同學們把握機會,有人在車廂內體驗萊頓瓶放電,也有人實驗感受電力與磁力的交互作用,讓科學變得更有趣味性。
受到疫情衝擊,台灣科普環島列車今年再度啟航,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與台鐵局攜手合作將8節的電聯車打造成豐富多樣的科學實驗場域,搭配富有科技感的彩繪車體繞行16縣市、25站點,今天列車駛進高雄。
高雄市教育局謝文斌、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李秀鳳及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代表及計畫主持教授郭啟東等人帶領約300名師生迎接科普列車。
謝文斌強調,中小學生的科普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學素養的奠基工程,只要動手操作就可以翻轉教學,提升學習動機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郭啟東主張科學教育不應侷限在教室,科學應走向人群並應用於日常生活,藉由科普環島列車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
郭啓東帶領遠從澎湖離島及偏鄉六龜及茄萣區而來的師生,還有市區文府國中等近300名師生參與體驗,另有由高雄女中、中山大學附中、樹人醫專同學及AIT贊助設置在新左營站2樓環球廣場的各種有趣科學實驗演示活動等,內容多元豐富。
六龜高中的同學把握機會,在車廂裡體驗科學動手做及萊頓瓶放電原理,還有國中同學體驗冷次定律,感受電力與磁力的交互作用,同學們專注實做體驗,讓平常覺得生硬的科學顯得趣味多了。
圖 / 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今年的科普環島列車以響應聯合國「基礎科學 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的活動,以「扎根科學,永續台灣」的精神,要實踐以科學翻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