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10) 日本殖民:北部地區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2.10.21 語音朗讀 15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蘇澳街 1920年代,蘇澳街為蘇澳郡郡役所所在地,位於交通重要據點,也是當地物資集散的中心點,因有樟腦會社出張所、豐富的漁場、山區大理石、製冰所、產業會社等等。蘇澳驛東南545公尺處有一砲台山,為清朝光緒十五年鄭雲泰所建,今已成殘跡荒涼地,但站在山丘上,太平洋盡收眼底,令人眼界大開。北部七星山下湧出的碳酸冷泉所製成的飲料,在海水浴場最受歡迎。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 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 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 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 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 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基隆港 1930年代,基隆港旁停泊的小船隻,後方有運貨的郵輪大船,遠方則是洋式裝飾風格的平樓建築。 這種小船叫做木造舢舨船,主要由人力划行,是用來捕魚與載人接駁用,木造舢舨船十分容易操縱,適合在近岸作業,是廣為使用的一種船隻。過去稱這種船作「三板」,是從筏和獨木舟改良而來的海上交通工具。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羅東街 1920年代,宜蘭羅東街為當時羅東郡役所的所在地。左方的建築為西式磚造,屋頂上裝飾以繁複的石雕。路上有兩台當時最新引進的汽車,不過道路仍為砂礫道,行駛上較為顛簸並且容易損傷輪胎。 中央的鐵道,為行經太平山森林的重要路線,是負責運送木材的產業道路。日治時代的木材產業,主要以紅檜、杉木以及楠木為主。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宜蘭孔廟原貌:全台最美的大成殿 1920年代,宜蘭孔廟的宏偉建築。清同治四年(1865),宜蘭舉人黃纘緒、拔貢黃學海、李逢時與士紳林國翰等人,鑑於自嘉慶年間噶瑪蘭設廳後,尚無文廟,於是創議在縣衙(今宜蘭醫院左側新民路與崇聖街之間)興建孔廟。但經費不足,僅建成泮池與黌門。同治七年(1868),邑人楊士芳進士及第,與舉人李望洋、鄉紳黃鏘等再度發起,地方人士響應,建廟董事多達一百二十人。工程於同治八年(1869)8月15日動工,由知縣丁承禧定分金,仰山書院山長舉人陳維英仿台南孔廟型式,繪製建築圖稿,採坐北朝南方向,格局完整,歷時十載完成,耗資銀元十萬。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港都夜雨〉的原型 1920年代末期的基隆港,從右至左標示的建築分別為:火車站前廣場、基隆炭礦會社、波止場郵便局、憲兵隊、公益社、公會堂、旭川、台灣銀行基隆支店、基隆郵便局。 基隆依山傍海,平地狹小,許多房子密集地蓋在山坡上。附近有礦場,聚居了普羅大眾,因此儘管地狹人稠,但市井繁榮。輪船停靠時,很多洋水手下船到市區,加上多雨,船笛長鳴、夜燈閃爍,有一種午夜迷醉的浪漫。1958年,呂傳梓作詞、楊三郎作曲的〈港都夜雨〉,生動地唱出基隆的迷人風情:「今夜又是風雨微微,異鄉的都市。路燈青青照著水滴,引阮心悲意。青春男兒不知自己,要行叨位去。啊~漂流萬里,港都夜雨寂寞暝……」(人文地理考證╱何之浩)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基隆義重町 1930年代,基隆義重町通リ(今基隆市義二路)為日本時代基隆最繁華的市街,也是日本人聚居之地。義重町早期為哨船頭的一部分,1931年10月,哨船頭改訂地名,沿海岸一帶改為日新町,中心街道沿山一帶則為義重町。街道兩側,兩層樓的商店林立,道路左邊可見淺田飴、銘茶二葉園茶鋪之招牌,右側轉角的洋樓為岸田吳服店,洋樓上方有「キ」字樣的招牌。 (人文地理考證╱何之浩)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宜蘭孔廟原貌:全台最美的大成殿1920年代,宜蘭孔廟的宏偉建築。清同治四年(1865),宜蘭舉人黃纘緒、拔貢黃學海、李逢時與士紳林國翰等人,鑑於自嘉慶年間噶瑪蘭設廳後,尚無文廟,於是創議在縣衙(今宜蘭醫院左側新民路與崇聖街之間)興建孔廟。但經費不足,僅建成泮池與黌門。同治七年(1868),邑人楊士芳進士及第,與舉人李望洋、鄉紳黃鏘等再度發起,地方人士響應,建廟董事多達一百二十人。工程於同治八年(1869)8月15日動工,由知縣丁承禧定分金,仰山書院山長舉人陳維英仿台南孔廟型式,繪製建築圖稿,採坐北朝南方向,格局完整,歷時十載完成,耗資銀元十萬。光緒元年(1875),噶瑪蘭廳改制為宜蘭縣,於廟中設置儒學,明倫堂即該年完工。至光緒四年(1878)先後完成萬仞宮牆、青雲橋、牌坊、禮門、義路、儀門、櫺星門、天井、兩應、兩廂、大成殿、崇聖祠、禮庫、樂庫、奎文樓等建築,並以「全台最美大成殿」聞名,不僅為孔廟建築群中的標的,亦成為當時噶瑪蘭城的重要地標。廟內有立於光緒七年(1881)之「臥碑」,乃清廷禮部刊佈,用以曉諭生員「讀書在於明禮,福國先於利民」的仕人思想。日本統治初期,宜蘭孔廟曾被充作衛戍病院,之後,逐漸荒廢。1903年,鄉紳陳掄元捐資倡議重修,1907年,由宜蘭廳長中田氏主持孔廟修復工程,為官方主持孔廟修復之最早者,經費籌措全由民間招募。1920年,大成殿大柱受蟻蝕嚴重,加以地震頻仍,致使大成殿及東西廡牆壁龜裂,再次進行修復。1923年後由台灣總督府接管,二次大戰期間,因改為糧秣倉庫,致遭遭盟軍轟炸。光復初期,宜蘭孔廟主體建築已是碎瓦敗椽,幾成廢墟。1964年8月5日,宜蘭縣議會同意將舊廟一千兩百餘土地從宜蘭縣轉移給宜蘭市公所,作為中央市場使用。之後,在北門外重建孔廟,但其古貌已不復存。新孔廟由於經費等因素限制,格局上並未完全按照舊制,但仍具備傳統孔廟應有的配置。(地理與人文考證╱何之浩)蘇澳街1920年代,蘇澳街為蘇澳郡郡役所所在地,位於交通重要據點,也是當地物資集散的中心點,因有樟腦會社出張所、豐富的漁場、山區大理石、製冰所、產業會社等等。蘇澳驛東南545公尺處有一砲台山,為清朝光緒十五年鄭雲泰所建,今已成殘跡荒涼地,但站在山丘上,太平洋盡收眼底,令人眼界大開。北部七星山下湧出的碳酸冷泉所製成的飲料,在海水浴場最受歡迎。〈港都夜雨〉的原型1920年代末期的基隆港,從右至左標示的建築分別為:火車站前廣場、基隆炭礦會社、波止場郵便局、憲兵隊、公益社、公會堂、旭川、台灣銀行基隆支店、基隆郵便局。基隆依山傍海,平地狹小,許多房子密集地蓋在山坡上。附近有礦場,聚居了普羅大眾,因此儘管地狹人稠,但市井繁榮。輪船停靠時,很多洋水手下船到市區,加上多雨,船笛長鳴、夜燈閃爍,有一種午夜迷醉的浪漫。1958年,呂傳梓作詞、楊三郎作曲的〈港都夜雨〉,生動地唱出基隆的迷人風情:「今夜又是風雨微微,異鄉的都市。路燈青青照著水滴,引阮心悲意。青春男兒不知自己,要行叨位去。啊~漂流萬里,港都夜雨寂寞暝……」(人文地理考證╱何之浩)基隆港1930年代,基隆港旁停泊的小船隻,後方有運貨的郵輪大船,遠方則是洋式裝飾風格的平樓建築。這種小船叫做木造舢舨船,主要由人力划行,是用來捕魚與載人接駁用,木造舢舨船十分容易操縱,適合在近岸作業,是廣為使用的一種船隻。過去稱這種船作「三板」,是從筏和獨木舟改良而來的海上交通工具。基隆義重町1930年代,基隆義重町通リ(今基隆市義二路)為日本時代基隆最繁華的市街,也是日本人聚居之地。義重町早期為哨船頭的一部分,1931年10月,哨船頭改訂地名,沿海岸一帶改為日新町,中心街道沿山一帶則為義重町。街道兩側,兩層樓的商店林立,道路左邊可見淺田飴、銘茶二葉園茶鋪之招牌,右側轉角的洋樓為岸田吳服店,洋樓上方有「キ」字樣的招牌。(人文地理考證╱何之浩)羅東街1920年代,宜蘭羅東街為當時羅東郡役所的所在地。左方的建築為西式磚造,屋頂上裝飾以繁複的石雕。路上有兩台當時最新引進的汽車,不過道路仍為砂礫道,行駛上較為顛簸並且容易損傷輪胎。中央的鐵道,為行經太平山森林的重要路線,是負責運送木材的產業道路。日治時代的木材產業,主要以紅檜、杉木以及楠木為主。█《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shu4364@ms62.hinet.net(02)2368-4364 前一篇文章 【翰墨天地】嘉義九華山地藏庵楹聯 下一篇文章 【明心見性──林世輝水彩創作個展】黃花風鈴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