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0日發布最新資料,過去10年,中國市場主體總量實現歷史性突破,截至2022年8月底,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達1.63億戶,相比2012年底的5500萬戶,淨增超1億戶,年平均增幅12%,其中,企業從1300多萬戶,增加至5100多萬戶,接近美國和歐盟企業數量總和。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營商環境大幅優化,外商投資企業從44.1萬戶增長到66.8萬戶,增幅超過50%,持續成為吸引國際投資的熱土。
數據顯示,伴隨市場主體總量的持續增長,中國市場結構和質量同步優化升級。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底,全國第一、二、三次產業市場主體數量比為5︰10︰85,第一、二、三次產業企業數量比為3︰20︰77,第三產業占據主導地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登記在冊的上述「四新經濟」企業達2300多萬戶,占全部企業的46.4%,「四新經濟」年新設企業也由2012年的74萬戶持續增長至2021年的384萬戶,不斷為中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積蓄新的動能。
個體工商戶 增至逾億戶
截至2022年8月底,中國民營企業從2012年底的1000多萬戶增長到4700多萬戶,翻了兩番,民營企業占比由不足8成提高到逾9成。民營企業的整體實力也大為增強,不斷有民營企業進入世界500強。中國每千人企業數也由11.4戶提升至36.1戶,個體工商戶從4060萬戶增加至1.09億戶,邁上歷史新台階。
營商環境優 躍全球第31
市場監管總局登記註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10年來,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依然是吸引國際投資的熱土,外商投資企業從44.1萬戶增長到66.8萬戶,增幅超過50%,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環境和質量取得明顯提升,營商環境大幅優化,全球排名從2013年的第96位躍升至最新的第31位。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從150位之後大幅躍升至第27位。中國成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之一。
市場監管總局登記註冊局有關負責人指出,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衝擊,中國市場主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中央、國務院把「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作為宏觀經濟的政策取向,緊密聯繫微觀主體,在稅收、金融、就業、社保等方面出台一攬子幫扶措施,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保市場主體取得明顯成效。
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中國市場主體繼續保持增長,淨增3700多萬戶,占到過去10年淨增總量的35%,經濟展現更大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