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志宏
在罹患鼻咽癌並經過治療後,醫師提醒,照過放射線的肌肉會纖維化,頸部血管也因為照過放射線,同樣會纖維化。
肌肉纖維化有多可怕呢?一位同事在二○○七年因罹患舌癌而進行放射線及手術治療,二○一七年我要開始治療前和他碰面,他讓我摸了摸脖子,竟然比木頭還硬,而且脖子無法轉向側邊或後面,只能靠肩膀一起轉動才能達成,活生生看到後遺症的實況,讓我十分震撼。
因此,當醫師與護理師對我實施衛教時,我是仔細聆聽,並記住每件該做的功課,因為他們經手過無數的病例,沒有經驗的我以絕對的虛心吸取這方面的知識,並相信他們的專業。
衛教的其中一項功課,就是每天要做轉脖子運動,也就是將脖子轉向一側,往下壓並維持幾秒鐘、往上抬也維持幾秒鐘,之後再換另外一側,每天各五十次,透過拉伸以減緩頸部肌肉纖維化的速度。
這項功課的動作容易,但「持之以恆」卻不簡單,怎麼說?剛開始會認真執行這項功課,但一段時間後就走樣了,因為忙碌時沒空做、閒暇時忘記做、想到時懶得做,怎麼辦?
這時候似乎應驗了「有佛法就有辦法」這句話!在我胞姊的轉介下,遠在佛光山的法師送了經書及計數器給我,治療與休養期間,便養成了每天讀誦佛經的習慣,而這個習慣是每天必做的功課,於是我就把「轉脖子運動」和「讀誦佛經」結合起來,每讀誦一頁就把脖子轉換一個方向,將近二百頁的經書讀誦完畢,也讓脖子左、右各轉動近百次,而且每天都不會忘記、也不敢偷懶。
到第五年的某次回診時,為我動刀的醫師按壓我脖子的肌肉後說「彈性保持得不錯」,這句話就像是小孩子獲得長輩的肯定般,讓我欣喜不已,也更堅定地持續做下去。
未來身體會如何不可知,但醫師都提醒有後遺症了,現在不做,必定加快它降臨的速度,認真做或許還有轉機,就像自己在做事上是抱持「不做不怎麼樣,做了可能不一樣」的態度一般,希望在堅持之下會有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