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樹下繪本
文/潘湘湘
寶可夢遊戲因為有許多進化變身的神奇寶貝而大受歡迎,其中長得可愛不帶威脅感的霏歐納和瑪霏,據說設計原型是來自極地氣候如北海道海洋深處的「流冰天使」也稱海洋天使(Sea angel;Ocean Angel),而像這樣身體透明、體內器官一覽無遺的生物,還真不少,讓我們來探索這些神祕夢幻隱形生物。
一眼望穿 隱形幽靈
我們一般最常見的透明生物應該是是水母、海蜇,還有就是水族館商店會販賣的觀賞用幽靈蝦(Palaemonetes spp)、各種透明魚。取名「幽靈」蝦,因為全身透明,在河水中彷彿像隱形的幽靈一樣游來游去,而透明魚種類很多,例如孔雀魚、玻璃拉拉魚、玻璃貓魚以及燈魚科或多或少都有透明的部位。
海水中的透明生物更多了,然而卻不容易被發現,它們多沉潛於深海底下,而且長相奇特,甚至有些被認為恐怖,像南極水域的透明冰魚類鱷冰魚(crocodile icefish),連血液都是透明的;深海怪魚「Barreleye」(學名大鰭後肛魚),腦袋透明,而眼睛是管狀的,看起來又怪異又滑稽;其他還有眼睛會發光的透明章魚、透明比目魚、海兔……。陸地上的生物,比較知名的是玻璃青蛙,中南美洲的玻璃蛙體型迷你,當牠們靜止不動時,從遠方要看見牠們非常困難,不過近看,牠們的內臟都可從透明皮膚中看穿。
物競天擇 自衛保護
這些生物為什麼會是透明的?答案是適應環境,物競天擇的結果。大自然中有著弱肉強食的食物鏈,因此為了要保護自己不被吞食,就要有一套保護防衛的方式,例如經常被作為大魚食物的小蝦小魚,因為沒有自衛能力,所以就把身體進化成幾乎沒有色素的肌肉組織和皮膚組織,而內臟則是保留不透明的,這樣在水中能混亂捕食者的視線,因為捕食者看到的只有消化器官,會認定它們太小,就不去吃它了;墨西哥的寬紋黑脈綃蝶有類似情況,翅膀上幾乎沒有鱗粉,對光吸收、反射率低,取而代之是像玻璃般的透明感,目的也為了躲避獵食者,牠們都是運用透明的身體的隱形術救自己性命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