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米各
文/小昭
迷幻的、溼軟的、冷酷的、無腦的、可怕的——這是水母就所有可能的形容吧!從解剖學上講,水母是相對簡單的動物:不僅沒有大腦,也沒有血液和骨骼,只有最基本的感覺器官。但水母早在恐龍之前,就已經在洋流中漂流了數百萬年。全世界海洋中有超過200種的水母,無論是熱帶﹑溫帶﹑淺水區﹑深海區,甚至是淡水區都有牠們的蹤影。
水的母親 成功漂浮
水母之所以可以在我們這海洋星球存活億萬年,主要就是有一個可以成功漂浮的策略:身體95%是水和凝膠。因此水母的英文名字叫做Jellyfish(果凍魚)。而我們稱之為水母,也是因為古人觀察到這種生物,它無色透明,像水一樣,被人撈上岸經過長時間後,會自己分解,看起來好像完全變成了水,於是就認為它是「水的源頭」或者「水的母親」。
繁殖模式 奇特交替
為了生存,水母族群想盡辦法進化出各種各樣的形狀、大小和行為,最大的水母其觸手可以延伸約10公尺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其生活史中,幾乎所有種類都有兩型:水螅型和水母型,在繁殖時期兩型會在有性與無性生殖之間的世代交替現象。
水母的生命是從幼蟲開始的,微小的雪茄煙形狀的幼蟲會在水中盤旋,不斷尋找一塊石頭或一些方便自己附著的東西。一旦附著到堅實的東西表面,水母幼蟲就會變態為一隻水螅體,長相就像一隻小小海葵。水螅體階段是以水螅體無性自我繁殖,即克隆形式產生的,這意味著一個水螅體群體可以在幾天內覆蓋整個船塢。一些種類的水螅體甚至會形成巨大的灌木叢。當條件合適時,這些水螅體會大量開花,這些從水螅體中長出的花蕾便是小水母。
水母鐘型的身體內部有一個開口,他們會從這開口吃掉並丟棄廢物。當水母從這開口裡噴水時,就可以向前推進。水母的觸手是從光滑的袋狀身體垂下,觸手上有微小的刺細胞,可以在掠食魚蝦蟹之前讓他們麻痺或昏迷,而且水母消化食物的速度要非常快,否則帶著沒消化的食物,就無法漂浮且前進。
細胞轉化 逆轉再生
但是,生活在地中海和日本附近,有不朽水母或永生水母之稱的道恩燈塔水母(Turritopsis dohrnii),竟然可以逆轉衰老過程。當他們的水母體死亡時,會下沉到海底並開始腐爛。接下來的發展就很驚奇:它的細胞隨後會重新聚集,不是變成新的水母,而是變回生命第一階段的水螅體,重新開始它的生命循環,就好像青蛙變回蝌蚪或蝴蝶變回毛毛蟲的意思一樣,科學家們稱這近乎奇蹟的現象為「細胞轉化」。
雖然,其他類型的水母也有類似的再生狀態,但大多數都在到達性成熟階段就會失去這回春能力,只有道恩燈塔水母是已知唯一能在有性繁殖過後不斷回復到幼蟲狀態的水母,所以特別引起科學家的研究興趣。近年來,西班牙科學家公布了道恩燈塔水母的基因體定序,發現道恩燈塔水母的基因組有許多差異,可能因此讓牠們更容易複製與修復DNA。牠們也似乎更能維持住位於染色體末端稱為端粒(telomere)的長度。因為端粒長度已經證明會隨著年齡縮短,所以科學家們希望進一步揭開道恩燈塔水母獨特長壽特質的祕密,為延緩人類老化找到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