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行者心】印度,是我今生的穿越

文/覺明法師(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兼所長)  |2022.09.25
2177觀看次
字級
圖/覺明法師(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兼所長)

文/覺明法師(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兼所長)

旅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花很多錢去各地旅遊是種浪漫。能遠離原來生活的沉淪感或窒息感。但我沒有想要去哪裡旅行,也很少有那麼強烈的感覺,想要在旅行中做些什麼。反倒,因為旅行時帶著行李,跟形形色色的人摩肩擦踵,在因緣際遇下,結下的或深或淺的情分,總在分離時又有太多的不捨。

如今,由於公務再踏上印度。坐在印度的火車上,五味雜陳的月台,熙攘無次序,即便站在相同的月台上,也不一定是搭上同一班列車,即便上了同一班列車,也都有各自不同站停靠,像極了一段段生命的旅程。

車窗外一幕幕山光水色或藍天綠樹或錯落有致的屋瓦樓層,或是田埂街道,一切都是「倒轉」並且是流動的,分分秒秒,從不曾停留過。經常在行進間的旅途裡,搖搖晃晃地,有感的速度,也就是佛法所說:遷流變化的行。

我可能十幾年在同一路途,曾見過一樣的建築物或不變的商店,然而,此刻及曾經的某一刻,都有著不一樣的心情或不同的想法了。

十二年

就是歲月的一紀年

第一次到印度再到現在,總共十二年,如同一場夢。第一次到印度搭的火車是東方列快車,之前還沒有去印度時,曾在電影中看過一部描述東方列快車謀殺案的電影,沒想到進到印度的第一個夜晚,就是坐這樣的快車,在火車上所聽、所聞、所嗅、所觸所帶來的熟悉感,就像是「夢裡不知身是客,覺後空空無大千。」之後的幾年,再回印度時,坐在飛機的窗戶旁,不僅可以看到星空夜景,也可以看到螢幕路線圖,看到飛機經過瓦拉那西、亞格拉等地時,我的心跳總是加速,因為地圖標註地名,八識已經被調出千萬劫以前的種子,似曾相識,近鄉情怯。

雖有幾本護照,但從沒有走遍世界的夢想。印度的出入戳章印記,都如不可思議的胎記般。人能出生在哪裡或能持續前往某一國家,或遭遇體驗深刻,也非筆墨言語能道盡。這就是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却巫山不是雲」。

「為何要去印度?」這是一句大哉問。此問與「為什麼你會出家?」都是無法解惑,無法與外人道也。

《地藏經》云:「我今云何得到獄所……若非威神,即須業力,二事,終不能到。」毋庸置疑,能去印度,且一去就是十二年,那是「業力」的驅使,更是具足了「願心」,能夠直超佛地,實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

一九九九年九月,在印度半年後,因為簽證必須出境,回到台灣卻病倒了。但是在日記中,這樣寫著:「很多人,包含醫師都勸我不能再去印度。但是,有意義的願心還是要去完成。病是一種訊號和提醒,並不是要我放棄奮鬥的勇氣。」那個業的呈現,清楚看到自己這一病,非常的藝術,不但身體裡清除乾淨,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都要改變,認識身體的造化,身體與心靈的互動等,就是要我重新做人。

生病也要很感恩。感恩體會病苦,感恩人情的可貴。生病讓自己慚愧,才想發心做事,就有一種力不從心的壓力,這是一場考試。但我不想被自己打倒。

業力感召下,我在印度,是為了償還一種願。是強大的使命感。再回首,去看我的生活現實中,很奇妙的事,卻成為我的日常。就在我決定要到印度,及踏入印度的那刻起,就沒有一天沒見過印度人了。

我其實不是「去」印度,那只不過是一條回家之路。特別是,德里國際機場的「吉祥印」,就有家的親切、溫暖與安心感。(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