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台約30萬失智症患者,若同時失能可接受長照2.0A單位個管師及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雙重服務」,但衛福部預告,明年起,失能且失智者取消失智共照服務,讓共照中心即可釋出量能,協助尚未獲得資源的9萬名失智者。
此一政策,引起失智家庭反彈,由於失智症患者可能因認知功能障礙,出現走失、情緒改變等精神行為等,照顧難度高,失智家庭難擔心少了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的穩定支持,面臨照顧斷鏈。長照2.0中,以ABC分類,A單位個管師依評估計畫,協助媒合B、C等單位的長照資源;至於失智共照中心,全台共115家,多由醫院成立,失智個管師依患者失智程度,細膩地提供家屬照顧方式,並與醫師深度合作。但衛福部於2020年預告,2023年起,符合長照需求等級2至8級的失智者,取消失智共照中心個管服務。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失智共照中心目前服務5萬多人,其中2萬人同時使用長照、失智共照資源,為讓更多失智者獲得照顧資源,優先調整重複使用資源的2萬名個案,改以A單位負責,失智共照中心即可釋出量能,協助尚未獲得資源的9萬名失智者。
對此,專家憂心忡忡,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失智症個案光精神行為就有百百種,需家屬、個管師及醫師共同搭配,必要時調整藥物或進行非藥物協助,處理上具高度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