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要求旅客入境後「篩檢、隔離」都要做,專家呼籲應放寬相關規定,指揮官王必勝說,機場若不做唾篩,要如何進行快篩等等都已在規畫當中,只剩實施時間待決定。圖/黃仲明
【本報台北訊】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團隊成員蔡芳均今(21)日歸納亞太國家入境檢疫隔離規範,現僅「中國、香港、台灣」要求旅客入境後「篩檢、隔離」都要做,呼籲台灣應放寬相關規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說,機場若不做唾篩,要如何進行快篩等等都已在規畫當中,目前只剩實施的時間待決定。
全球新冠疫情趨緩,多數國家放鬆邊境管制,近來不少民眾出國享受「新常態生活」,台港為3+4,中國大陸為7+3;其他國家多為兩者都不用,或檢測陰性即可免隔離。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居家檢疫」應走向退場,讓「自主防疫」上場,入境唾液PCR也應考慮改成快篩,認為應改變整體防疫政策,以監測中重症為重點,「時間已經到了」。
圖/資料照片
對此,王必勝說,陳秀熙所言確有其道理,若入境機場人數上升,檢驗恐造成等候時間過長,因此指揮中心都已有規畫,當不做唾液篩檢後,怎麼發快篩進行篩檢措施等等,目前只剩實施時間待決定。
中醫大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建議,全國應做血液抗體檢測,才可看出多少人感染過,才能制定合乎符合現實狀況的公衛防疫政策。
王必勝則說,指揮中心已有相關監測,與許多相關單位都有合作,會作為政策制定的參考,但不一定是全國性的抽血,應會用抽樣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