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禮服 47國353刺繡師一同縫製

 |2022.09.21
1209觀看次
字級
連身裙完成後,有刺繡師穿著它拍照。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個人的穿著,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身分、地位與文化、經歷,英國藝術家麥克勞(Kirstie Macleod)所構思的「紅色禮服計畫」(The Red Dress project),則用另一個角度切入,為世界各地的女性提供一個藝術平台,她們其中許多人處於邊緣化和貧困之中,透過紡織與刺繡講述她們的個人故事,來探索身分、文化和傳統。這項計畫從二○○九年開始耗時十三年,歷經三百五十三位來自四十七個國家、地區的刺繡師之手,今年終於完成。

這件鮮艷而顯眼的酒紅色連身裙,由八十四塊絲綢製成,縫合數百萬針,重達六點二公斤,上半身是用鈕扣帶出合身腰身的長袖緊身馬甲,下半身則是拖地長裙,經手的刺繡師遍及世界各地,包括南非、墨西哥、埃及、肯亞、日本、土耳其等國,其中只有七名男性,其他均為女性。

他們有些是逃離戰爭的難民,有的是繼承古老傳統的工匠,有些則是刺繡的初學者,麥克勞希望藉由這件作品,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身分,並將自身的文化與傳統,結合在連身裙之上。

試圖透過刺繡
產生身分對話


麥克勞出生於委內瑞拉,擁有多元文化背景,曾旅居奈及利亞、日本和世界各地,她希望這個計畫能夠反映這點,打破障礙。

麥克勞表示:「最初這項計畫試圖透過刺繡產生一種身分對話,融合不同的文化,沒有邊界,然而十三年來,這件連身裙也成為某種表達自我的平台,帶給人們放大聲音、被人聽見的機會。」連身裙完成後,也有幾位刺繡師穿著它拍照,為整個計畫增添更多完成感。

目前紅色禮服正在巡迴展出,於本月十七至二十七日在埃及開羅文理學院(CILAS)和英國駐開羅大使館展出,十月八、九日在英國威爾士梅爾維爾藝術中心(Melville Center for the Arts)展出,在三百五十三位參與計畫的刺繡師中,有一百三十六位會獲得展出的部分利潤,其餘皆為自願參與。

紅色禮服已成功進入全球不同社區,讓可能永遠不會親自見面的人聯繫、對話。隨著世界在疫情趨緩後重建,服裝所傳遞的信息似乎更加重要。麥克勞指出:「我們在社區協作中共同工作,所能取得的成就遠比嘗試單獨工作更有影響力。在消除許多邊界並以同情和謙遜的態度走到一起,我們可以互相提升和支持,並希望為下一代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