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記述

林水福 |2008.04.19
1116觀看次
字級


死亡是人無法逃避的一關,也是人生在世的最後關卡。

「不知生,焉知死?」死後的世界,對一般生人而言,是充滿不安與好奇的世界。儘管各種宗教多少都涉及死後世界的描述。也有人從事瀕死事例的蒐集、研究。但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研究、說法,似乎都無法滿足人們的好奇,也無關解開所有的問題。

面對死亡時,詩人如何反應?

日本早夭詩人中原中也(1907~1937)有《山羊之歌》、《過往的日子之歌》二部詩集,詩的總篇數雖不算多,但留下多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尤富於音律(韻)、有節奏感,構成詩的特色。

例如〈冬天的長門峽〉:「長門峽 水呀流啊流地/好冷好冷的日子/我在料亭/獨酌/除了我之外/別無其他客人/水呀 宛如有靈魂似地/流呀流地/不久如橘的太陽/灑落在欄干上/啊!──也有那樣的時候/好冷好冷的日子。」

長門峽本來是山口縣一處名不見經傳的峽谷,由於中原中也這首詩而聞名。地方政府於是指定為文化財。原文利用同音的反覆,富韻律感,有著夕陽西下時分的浪漫、孤獨與寂寞情愫。

中也之弟亞郎早逝,以其弟之死為原體驗寫成〈冬日的記憶〉:「白天,寒風中把麻雀握在手中保護的小孩/到了晚上,突然死了。/第二天早上下霜/那個小孩的哥哥去打電報/到了夜晚,母親還哭泣著/父親航海到遠洋。/麻雀怎麼了?沒有人知道。/北風染白了街道。」

有如一首被淨化的淒美童話。儘管美麗,讀來令人鼻酸。

中也有二子,次男愛雅、三歲時夭逝,當時中也已逝,來不及為他表示什麼。長子文也,也只活了三歲,中也以《過往的日子之歌》「獻給亡兒文也」

年過八十的台籍詩人錦連〈草蓆上〉最後一節,描寫剛斷氣的嬰兒的「死相」:「時間慢慢被夕陽烤焦了/出現了死相的嬰兒/剛剛斷了氣的嬰兒的臉蛋/閃爍著從容的喜悅。」嬰兒臉上「從容的喜悅」應是詩人主觀的心理投射,或許歷經八十年的婆娑人生,了解人生的痛苦與艱辛,因而認為早早離開人間是種喜悅鏞

(作者為興國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