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花間集】花樣多元的蠅子草

文/幼藍 |2022.09.18
11729觀看次
字級
花萼如鼓脹的囊為白玉草之特色 圖/幼藍
苔原羅盤的無莖蠅子草 圖/幼藍
奧斯陸峽灣生態保育島上的原生種白玉草 圖/幼藍
白玉草的花與葉 圖/幼藍
罕見的白花無莖蠅子草 圖/幼藍
奧斯陸峽灣生態保育島上的原生種白玉草 圖/幼藍
隆雅市的北極蠅子草叢 圖/幼藍
白玉草叢生海邊一景 圖/幼藍

文/幼藍

漫漫夏日傍晚,與野菜協會成員搭船至奧斯陸峽灣的一座生態保育島,探勘野生植物。一群人在指導老師帶領下,辨識了多種可食或有毒的花草,來到西岸海邊,一名夥伴指著石堆上一叢花說:「白玉草的味道很甜!」聽了頗為訝異,我雖識得白玉草,卻不知可食用。

石竹科蠅子草屬的白玉草(Silene vulgaris)有5瓣白花,花萼像只吹脹了的囊,上面好幾條縱脈,彷彿紙燈籠的骨架,別名「狗筋麥瓶草」,通常生於草甸或多礫石的草地,挪威名engsmelle意謂「草甸白玉草」。那天在島嶼看到的白玉草學名Silene uniflora,挪威文strandsmelle顧名思義是「海灘白玉草」,長在海邊。兩者間的差異甚微,植物學家認為海邊的白玉草是挪威原生種,將它歸列於白玉草亞種。

我最早見識蠅子草是在斯瓦巴群島。當年於隆雅市初遇北極蠅子草(Silene involucrata ssp. furcata),被其外觀吸引,匆忙拍了照,未能為之寫真,著實可惜。北極蠅子草的白花亦是5瓣,每瓣頂端裂開為二的形式與白玉草不同,植株5至15公分,亦比白玉草10至60公分低矮;帶毛花萼上的紫色紋路鮮明,看起來更像燈籠花。

於斯瓦巴群島結識的另一成員是無莖蠅子草(Silene acaulis),英文名moss campion,故被直譯為「青苔剪秋羅」。矮小的它僅2至8公分高,5瓣粉紅色小花,偶然也開白花;開花時朝南方最先綻放,故有「苔原羅盤」之稱。無莖蠅子草其實還是有莖,只不過深入到植株底下扎根,為了適應極地氣候進化而成。

白玉草、無莖蠅子草的別名跨至麥瓶草種、剪秋羅屬,蠅子草家族的花樣果然多元,而無莖蠅子草的演化過程,除了令我眼界大開,更進一步體悟野花野草的神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