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少閎
工作室樓上最近搬來新住戶,猜想大概是個小家庭。年輕女主人,嬌小的身材及一張圓圓的經常帶笑的臉,看起來是位可愛、平易近人的全職媽媽。
前不久,一條電線從樓上垂落到工作室的防火巷,我在大樓的 LINE 群組提醒:哪戶人家掉落了電線,請抽空前來處理。傳完訊息之後,並沒將此事擱在心上 。
大約過了一、兩個星期,發現那條電線仍垂在那裡沒有動靜,於是再度傳 LINE 提醒。或許是第二次,馬上收到那位年輕媽媽回應,她神色略帶焦慮地頻頻道歉。很快地,就在當天近黃昏的時候,他先生就把那條垂落的電線安置妥當。隨後,她立即前來通知我事情已經處理好了。
我微笑致意。
自這件事之後,每次遇到,她的表情總是嚴肅,沒有一絲笑容。幾個月過去了,在工作室門外不期而遇,仍像仇人相見,氣氛尷尬。為了打破僵局,我曾不只一次試圖與她攀談,都碰了軟釘子。
對於這樣的情況,我頗感無奈,但也反省:如果此事能重新來過,讓我有機會修正自己,我希望能熱情地跟她說聲「謝謝」,因為我了解到「微笑致意」遠遠不夠;當事情更圓滿,或許出入工作室時,便能經常看到一張如天使般的笑臉。